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材料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四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 . 某学生在学习中,整理了世界古代文明的部分信息(如下图)。图示文明呈现的特征是(     

A.大河文明,相对独立B.相对独立,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交往密切D.交往密切,大河文明
2024-02-24更新 | 57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以上图示材料,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方面指出英德两国政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4 . 以下是某同学在学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单元后,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地方、中央政治制度”图示片段。请回答以下问题,完成相关内容。
图示一

图示二

(1)图示一所揭示的“要解决的矛盾” (A处)指的是什么?以西汉的史实为例,说明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2)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二,写出“三省”(B处)所代表的历史含义。指出明朝(C处)中枢权力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从隋唐到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指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D处)
2014-01-18更新 | 4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其中第二次殖民扩张高潮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B.列强瓜分世界
C.资本主义列强争夺霸权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6 . 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观察下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夏、商、周时期(     

A.政治的中心主要是在南方B.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
C.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D.诸侯国都集中在都城附近
2023-01-13更新 | 67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的彩陶中可见少量写实性画面,其中《鹳鱼石斧图》(示意图如下)最为典型。有考古学家认为这幅画最发人深思的地方,是把鹳衔鱼和石斧这两类不相干的事象一并画在专门为装殓成人尸骨的陶缸(棺)上。由这一疑问可以推断,此画反映了(     

A.墓主人生前的事迹成就B.渔猎是当地主要生产方式
C.原始绘画艺术的集大成D.仰韶文化诞生了早期国家
8 . 如图为17—19世纪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示意图。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城乡差距逐步缩小B.农村人口迅速减少
C.城市化的进程加快D.工业革命正在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秦朝和唐朝时期京城至广州主要交通干线示意图。图1到图2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B.南北联系逐渐加强
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D.统治疆域日益扩大
10 . 下图是中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文明起源由中心向外辐射B.遗址分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C.多数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D.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