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40年昆明地区已有机器厂11个、冶金工厂6个、电器工厂7个、化学工厂25个、纺织工厂18个、其他工厂13个;据1945年年初的数据统计,云南省经政府注册的工厂数比战前增长5.38倍,工业年均增长126.8%。当时云南省大力发展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A.缩小与东南地区的差距B.强化政府对商业的管控
C.均衡民族工业行业分布D.全力支援全民族的抗战
2 . 如表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中英美三国关税平均税率比较表
年份
国别
1922年1934年
中国5%31.3%
英国33.3%43.3%
美国38.5%53.2%

A.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环境有所改善B.英国经济相较美国经济更具竞争力
C.中国争取关税自主权的成果有限D.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关税率稳步提升
3 . 互联网金融(ITFIN)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如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亲自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帐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这反映了互联网金融(     
A.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B.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C.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D.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4 . 据《清末中国民族工业厂矿数及资本统计表》的数据可知,1872—1895年间,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的资本额占总资本之64.56%,商办企业占33.01%,中外合办企业占2.43%。但到1896—1911年,商办占57.88%,官办或官商合办只占21.44%,中外合办则增为20.68%。这一变化
A.说明洋务运动彻底失败B.源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导致官僚资本急剧膨胀D.扩大了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
5 . 1927年时,中共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50.8%、18.7%:在1928-1930年,中共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23.4%、76.6%。数据变化说明了
A.中共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B.苏区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
C.工人阶级失去了领导地位D.苏区政府是农民民主政权
6 . 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
1988年1992年1996年1997年
个体工商户(万户)1454.91583.92703.72850
从业人员(万人)2304.92467.75017.15441
A.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B.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
C.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2021-05-18更新 | 395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元史·食货志》统计,从元太宗到元世祖的半个多世纪中,共封大小“投下”159处,这些大大小小的“投下”都是封建领地性质,就连领地上的各级官员也由投下主自己的家臣担任,官位世袭。由此可见(     
①元朝官员选拔保留蒙古传统方式                                     ②元朝完全排斥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③家臣垄断了元朝的一切官职                                      ④游牧与农耕的政治文明存在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4-05-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镇压太平天国和经办洋务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款项由地方自行支配,而未向朝廷“奏销”。朝廷虽多次谕令各省奏报,但收效甚微。1906 年,传统的户部和1903年新设的财政处被合并为度支部。1909年初,朝廷颁布《度支部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作为中央与地方专门负责清理财政的管理机构,并由度支部向各省派出监理官,以加强督促管理。此后,各省先后编辑、完成了《财政说明书》,详细统计了各省收入的田赋、漕粮、盐课、关税等款项和支出的廉俸、军饷、教育、巡警等款项。各省财政经过爬梳整理,渐有眉目。1911年,清廷又依据《试办全国预算暂行章程》,编制出了各省和全国的预算。由于财政赤字大幅上升,朝廷在核定预算时,对地方支出大幅核减,督抚纷纷“致电反对”。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清理财政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清理财政的影响。
9 . [粮食危机与苏区建设]

材料一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发动黄安(今红安)、麻城起义,逐渐建立起以大别山为中心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见图4),该根据地自成立伊始,就深受粮食匮乏之困扰。1930年1月,中共鄂豫边特委报告说:“赤区粮食先被军队烧了大半”,该报告还提到,土豪劣绅带领土匪军队、清乡团压迫民众,“在光、麻、安三县被反动威胁不能归家的在三千人以上,跑在苏维埃区域不能归家的统计在三万人以上”。


——摘编自黄志高《地缘·粮食·革命:鄂豫皖苏区的际遇与困境》

材料二

鄂豫皖苏区高度重视粮食危机,1931年6月,皖西北特委第十四次常委扩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指出。“党和苏维埃必须领导苏区群众参加生产。使群众认识到劳动才有饭吃,使苏区粮食能自己求其解决,才是巩固苏区最好的办法"。与此同时,苏区设立粮食管理机构,加强粮食运输,开展粮食救济,管控粮食流通,保障伤病兵的粮食供给以及提供金融支持来改进粮食管理。此外,苏区积极动员农民进行斗争,如潜山县的农会与当地地主豪绅也就稻价议定展开了斗争。

——摘编自张雷《鄂豫皖苏区粮食危机问题研究(1927—193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鄂豫皖苏区出现粮食危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鄂豫皖苏区应对粮食危机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10 .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的近代企业统计表
时间类别厂矿数资本额(千元)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战争前商办53470422.4%
官督商办191620877.6%
甲午战争后商办631246570%
官督商办、官办18534530%

表中数据变化说明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我国的侵略B.清政府实行了实业救国政策
C.官督商办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民间开矿设厂限制有所放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