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统计表(单位:元)。依据表格数据变化可知,当时
年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指数
1986年410.321068.691︰2.60
1988年491.691224.271︰2.49
1990年667.621897.291︰2.84
1992年750.352287.521︰3.05

A.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B.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经济政策有待继续完善
2021-04-25更新 | 369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表格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苏联)
1909-19110-90+56+46
1919-1921-89-110+32+14
1929-1931-205-76+40+53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2015-06-24更新 | 18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展开了多种救亡图存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追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抗争与探索
(代表事件)
代表人物主张
A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师夷长技以自强,“剿发逆,勤远略”
B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蔡元培、鲁迅、刘半农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宗教

材料四   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的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编》总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清政府在“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条约内容的特点,并简述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所示表格,在A、B、C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并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任选A、B、C中的一个事件进行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选事件名称后再进行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关税税率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类别必需品需用品非必需品
税率(%)免税57.525355070100
主要商品农作物种子、书籍、科学仪器等农药、飞机、机车等原油、发电机等小麦、缝纫机、马口铁等燃料、麻、木材等豆类、咖啡、收音机糖、蚕茧、风灯等茶、饮料、海产品等
A.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建立贸易壁垒保护市场
C.关税制度发展较为完善D.国际政治局势有所缓和
2024-02-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表3是20世纪 50、6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内容。据表格内容,可知各国的改革(     
波兰建立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实行土地改革:通过渐进的方式实现工业化。
匈牙利以联盟政策取代当时已呈现的多党制;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革新取代高度集权的单一经济模式。
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多层次的社会所有制,更有效地参加国际分工,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A.最终导致东欧剧变B.提供经济建设经验
C.没有取得任何成效D.违背社会主义原则
2023-07-06更新 | 10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史明同学在历史复习时归纳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     
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
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原因分封诸侯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
影响汉武帝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后患无穷,由盛转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教训
A.国家是否统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B.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方寸之间”的中国

材料   邮票被替为“国家名片”,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19492016年的68年间,新中国共261套祥本邮票中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

1   国家形象的变迁

历史年代1949-19761977-19921993-20072008-2016
国家形象革命的中国探索的中国现代化的中国负责任的大国

2   中层框架与年代的交叉表格分析

框架名称1949-19781979-19921993-20082009-2016
面对挑战88832
团结一致1001032
开放合作03722
调整转型03421
有所作为02423
深化改革03473
引领国际事务001420
发展民生经济00722

——摘编自杨柳等《“方寸之间”的中国:1949-2016年邮票上的国家形象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围绕新中国的国家形象,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5-14更新 | 42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的数据是1957年与1963年全国有建制的城镇数量及人口数量统计,表格中城镇数量 及城镇人口的变化
年份城镇数量城镇人口
195735969947 万
196328779124 万

A.导致工业经济的严重衰退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C.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D.促进国有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9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走向衰亡篇】

材料四   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表格,完成要求
宋代物价变动统计表(据《宋会要揖稿食货》)
产品单位北宋初期北宋中期北宋晚期南宋初期
粮食文/石15070012003000
绢帛文/匹1000130017002500
白银文/两1000140020002500
食盐文/斤5070100200
茶叶文/斤70100160240
酒水文/升121550110

据如表可知,当时
A.贫富分化严重B.私营工业发达
C.货币持续贬值D.商品经济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