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将近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概括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其中甲、乙、丙分别是指(     
地区类型该学者的主要判断理由
“起落型”“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厄运,大起大落”
“徘徊型”“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长期徘徊不前”
“螺旋形”“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代表作’,一浪高过一浪”
A.亚洲、拉美、非洲B.非洲、亚洲、拉美
C.拉美、非洲、亚洲D.拉美、亚洲、非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土分民”,促进土地私分。其他各诸侯国的变法也类似。商鞅还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荀子则从理论上论证了私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他还提倡“分田而耕”。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独秦(国)不然,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宋·洪迈)

春秋以来尤唯贵戚世臣是赖,虽以罪诛,皆不绝世……列国独秦无世臣,而迭天下。(清·钟文桑)

材料三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战国·墨子)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战国·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劳作形成的历史条件。
(2)概括材料二中对秦国用人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3)指出材料三用人观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并说明秦国变法相关举措与这一变化的联系。
2024-06-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距今7000年—4000年前,主要文明古国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他们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他们都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相似造成文明的趋同B.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相似性
C.经济发展推动阶级社会的出现D.古代各个文明间的交流频繁
4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89次组卷 | 12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苏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把各种工业托拉斯、商业辛迪加和国营商店改为经济核算制,在各地区成立交易所和定期市场,缩小“剪刀差”、加强国营商业公司与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联系等。这些措施(     
A.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B.解决粮食问题保证了前线需求
C.实现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D.恢复自由贸易缓解了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十月革命表面上看是与‘同时胜利论’相违背的,但是列宁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在这里。”该学者意在强调(       
A.列宁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典范
C.列宁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途径D.十月革命源于俄国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
7 . 传奇小说《炀帝开河记》载:“谏议大夫萧怀静奏曰:臣闻秦始皇时,金陵有王气,始皇使人凿断砥柱,王气遂绝。今睢阳有王气,又陛下意在东南……况大梁西北有故河道,……欲乞陛下广集兵夫,于大梁起首开掘……于睢阳境内过,一则路达广陵,二则凿穿王气。”帝闻奏大喜,群臣皆默。这表明《炀帝开河记》(     
A.开创了独立的叙事文体B.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C.阐述了开通运河的根源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024-04-28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被阿卡德人接受,巴比伦人、亚述人先后采用。此外,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等也根据各自需要,对楔形文字加以改变并使用。1500年左右,埃及与西亚各国的交往书信也用楔形文字书写。这可用于说明(     
A.西亚和北非文明发展的趋同性B.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文明高度发展
C.苏美尔人为区域交往作出了贡献D.古巴比伦长期是区域的文化中心
2024-04-25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写道: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源于传播基督教的需要B.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C.为了在美洲建立殖民地D.多种动因推动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024-04-07更新 | 363次组卷 | 6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铭仁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