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土地制度不断演变。下列关于土地制度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西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
B.商鞅“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C.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了均田令
D.唐朝天宝年间因均田制无法推行改行租调制
2024-03-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润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公元前517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下令统一全国货币制度,规定:金币称大流克,每枚重4克,含金量达98%,只有国王才有权铸造金币。行省总督只有银币的铸造权。此外,大流士一世还统一了度量衡制度。波斯帝国此举(       
A.促成了奴隶制国家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D.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稳定
3 . 这场伟大的群众运动,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带来了苏区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土豪、分田地”为大部分苏区农民的生存、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谱写出了壮丽的篇章。这场群众运动是(       
A.国民革命运动B.土地革命
C.“减租减息”运动D.人民解放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朝奏折制度,拥有具奏权的地方督抚,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大事,整个过程是单线联系。某个大事决定前,其实皇帝已经有了主意,所以,中央部臣讨论往往流于形式,部臣的反对意见也基本无效。由此可见,奏折制度的运行(     
A.制度异化,容易任用奸佞B.加强君权,削弱部臣权力
C.制度规范,政务运行通畅D.提高效率,中枢决策快捷
5 . 秦确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琅琊刻石记:“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秦简·工律》又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这一举措旨在(       
A.巩固国家统一B.统一制作规范C.整顿社会风俗D.提高行政效率
6 . 南朝梁武帝极为崇佛,他扩建寺庙,带头吃素,登坛讲经,还多次舍身同泰寺。北魏太武帝却用儒学和道教自我标榜,于446年采取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毁坏寺庙,坑杀僧徒。两位“武”皇帝对佛教的态度表明(     
A.南北朝时期宗教影响到政治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
C.“三教合归儒”理论开始形成D.统治者的好恶决定宗教存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豪放纵逸的李白在其许多作品中融入了道教思想的元素;沉郁顿挫的杜诗,则以儒家学说的积极方面为其创作基础;而王维、储光羲等人的田园山水诗,又常常流露出佛教“静”“空”思想的痕迹。这一现象(     
A.表明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C.凸显了诗歌创作世俗化倾向D.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
2023-10-26更新 | 418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丽江润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一千多座墓葬中,大型墓不足百分之一,主人都是男性,随葬品多达二百余件,有精美的彩绘木器、陶器,还有不少礼器。而有些墓葬则惨不忍睹,非但没有任何随葬品,有的死者被杀死后就随意扔在坑里,这被一些史家称之为文明诞生时的“阵痛”。这说明该地区(     
A.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B.阶级斗争和贫富分化明显
C.遗址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遗址已进入奴隶社会时期
9 . 《史记·孝文本纪》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这折射出当时的治国思想是(     
A.黄老无为,与民休息B.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C.罢黜百家,儒学独尊D.焚书坑儒,以吏为师
2023-09-15更新 | 441次组卷 | 1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润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47月,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接连失利,苏区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到闽浙赣皖边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创建新苏区,以“吸引蒋敌将其兵力从中央苏区调回一部到其后方去”,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

材料二   红军长征时的图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红军长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