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在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背景下,兴起了乡村建设运动。来自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和大专院校的倡导者们,在定县、邹平、新都等地创建试验区,成立乡村小学,平民学校、夜校;改良农业,提倡副业;成立借贷处和信用合作社:设立乡村医院、卫生所等。不少乡建工作者与农民同生活,共劳动,尽量使自己“农民化”。然而,十年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复兴农村经济的目的没有实现,相反各实验区经济的衰落程度进一步加深。

乡村建设倡导者之一的梁漱溪将此称之为“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难局:“本来最理想的乡村运动,是乡下人动,我们帮他呐喊。退一步说,也应当是他想动,而我们领着他动。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现在是我们动,他们不动;他们不但不动,甚且因为我们动,反来和我们闹得很不合适,几乎让我们作不下去。”梁漱溟进而分析了造成“乡村不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偏乎静,我们偏乎动;农民偏乎旧,我们偏乎断……总之,从心理上根本合不来”。

——据晏阳初《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及《梁漱溟全集》整理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中,选择任一理论或实践实例来评析材料中梁漱溟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6-27更新 | 2005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工业园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规定“伤害外人者斩”“保护租界者赏”“守卫教堂者赏”。嗣后美国驻汉口领事虽然拒绝承认武昌革命军政府,但同时也拒绝清政府提出的由外国军舰帮助巡护长江,阻止革命军渡江的请求。武昌起义后短短半个多月,中国南方多省宣布独立,美国国务院认为此时向清政府借贷款是“不合时机和不明智的”。虽有个别美国外交官和商人担心革命威胁美国利益,主张干涉中国内政,但美国国务院却收到民众和舆论界潮水般的信件和电报,他们大多要求美国尽快承认中华民国。

——摘编自崔志海《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向美国寻求援助,但因美国顾虑美日关系而遇冷。19392月起,美国才陆续以民间贸易的形式向中国提供几笔数量有限的贷款。太平洋战争美日正式开战前夕,美国政府通过《租借法》,以总统名义扩大对华援助。《租借法》规定反法西斯战争结束,“租借”援助即告停止,但中国在19459月以后又继续获得与整个战时中国所获“租借”相当的“援助”。周恩来对此指出,“今日美械师几乎全数用之于进攻中共解放区”。

——摘编自任东来《抗战期间美援与中美外交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政府对中国辛亥革命采取中立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后初期的美国对华“援助”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评析。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日本颁布的《学制》,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理论进行整合;1879年颁布《教育令》和《学校令》,则是汲取了美德教育法律的营养。1890年,政府颁布《教育敕语》。它是由天皇以自己的名义亲自签署颁发的,而不是由大臣签署。全文如下:

“朕,念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博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而广行公益,开辟世务,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斯道,实乃我皇祖皇宗之遗训,子孙臣民俱应遵守,使之通古今而不谬,施中外而不悖,朕厥几与尔臣民俱拳举服膺,咸一其德。”

——摘编自崔硼《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法治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教育敕语》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治政府《教育敕令》的主要影响。
2021-12-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儿童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然教育理论,王守仁的贡献最为突出:他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的最多,受蒙蔽最少,所以实施教育要及早从儿童时期抓起。王守仁批判了当时教育儿童的传统方法,反对体罚,主张“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王守仁认为教育并非铸造器物,使学生变得千人一面,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给予适当的陶冶,“只如在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獨处成就他”。王守仁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即认识和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王守仁主张培养“圣人”是教育的最高理想。他鼓励阅读儒家经典,强调道德修养要身体力行,不断实践,逐步领会道德观念的实质。例如讲“孝”,不能只讲孝顺父母的道理,而且要在道德行为中体现出“孝”来,奉养父母,认真听从父母教诲,这才算得上真正尽了“孝道”。

——摘编自余文式《王阳明教育思想研究》等

材料二 卢梭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里写道:“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准则,但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或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依据,所以我把这个原则称为良心。”他认为“良心”是超越民族的全人类共有的道德观念,如公正、诚实、勇敢、克制。卢梭认为除非孩子自己有兴趣去读,否则,读书就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他主张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独立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卢梭反对和控诉封建专制制度对儿童个性与自由的摧残和压制,反对经院主义教育强迫儿童呆读死记宗教教义及其严酷的纪律和体罚,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思考和分析,“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

——摘编自黎军、张大玲《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评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教育思想与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主要不同之处。
2021-03-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模式可以按现代化启动的原因和时间序列加以划分,这种分类法是在早期的“双元主义”(Daulism)基础上形成的。所谓“双元主义”就是按现代化的动力渊源,将现代化分为内发型(内源型)和外发型(外源型)两大种,前者动力渊源来自该社会本身,后者动力渊源来自外力的干扰或冲击。学者蔡明哲主编的《迈向现代化》一书中曾对此作了进一步发挥。其图式见“表6”

——摘编自许开轶、方军《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与东亚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世界史知识,评析表中关于现代化模式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亦可提出新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中国自古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国家观念的主要支柱。自春秋战国以降的两千余年间,“此悉土悉臣之思想,已深入一般人民之脑中”,维新派在批判了这种“自古以国为君主之私物,民为君主之私仆”的观念后,阐述了国民为国家构成之主体的新学说。梁启超写道:“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国民报》也发文阐述道:今试问一国之中,可以无君乎?曰可……《国民报》指出:“何谓权利?曰:天之生人也,即与以身体自由之权利,即与以参预国政之权利。故一国行政之权,吾得而过问之;一国立法之权,吾得而干涉之;一国司法之权,吾得而管理之……无权利者,非国民也。”

——摘编自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提出“民族国家观"的原因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维新派的“民族国家观”。
2024-04-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只止于辛亥革命,绝不会有比辛亥革命更好的结果发生,也绝不会有比辛亥革命更坏的结果发生。这句话是怎么讲的呢?就是当辛亥革命发生的时候,当时环境上所必需的,所需要的,大多数人民所需要的,就只是“推翻清王朝”,至于推翻清王朝以外的事,和推翻滑王朝以后的事,他们则无意过问。所以辛亥革命的结果,便只是将清王朝推翻了;不是没有将清王朝推翻,也不是会发生出推翻清王朝以外的好的结果。

——摘编自徐天-《今日之革命与革命者》(1928年)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16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后,原东宫付读王叔文、王伾分别被任命为输林学士和左散骑常侍及待诏,主持政治改革(史称“永贞革新”)。短短8个月间,唐顺宗就采取了鱼去民间对官府的旧欠,停止地方官的进奉和盐铁使的月进钱,降低盐价,取消宫市(即皇帝的手下人对市场货物的抢掠)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查办了京兆尹李突的贪污案。就在唐顺宗和王叔文等人筹划前夺宣官兵权之际,四川节度使韦皋以唐顺宗患有中风病、不能说话为由,上表请太客武全年占比京子监国,宦官俱文珍等和反对改革的朝臣借题发挥,直接拥立太子称帝(即唐显宗),迫使唐顺宗送位,永贞革新仅持续了146天即宣告失败。唐究宗即位后,立刻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次年又将他杀害。

——摘编自陈贤庆《中华历朝变迁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永贞革新具体举措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永贞革新失敷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启动,一般是国家的内部因素和外部世界的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诚如章开沅、罗福惠等专家指出的:“挑战来自外部,如何回应挑战则多取决于内部。而各种回应方式的效果如何, 又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致。消极的回应会越来越受制于外部因素,积极的回应却能较多地抵制或克服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他们认为,讨论中国早期的现代化状况,必须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着手。他们不同意中国“早期现代化迟滞或受挫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的观点,而同意“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有效动力在于内部”。

——摘自吴松弟等《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

当代学者对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道路有不同的阐释。概括当代学者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动因的观点并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清晰)

2024-03-21更新 | 9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科学地评价社会革命的历史意义?我们认为应该从对世界人民的意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意义、对苏联人民的意义、对中国人民的意义这四个层次,进行整体把握。从坚持整体原则的角度来说,这四个层次缺一不可。

——摘编自章忠民、王树人《十月革命的中国意义》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1-2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