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罗马人不但用自己的劳动和心智创造了本地区文明,而且还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在开放、融合中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达文明。由此可知,罗马文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为(     
A.坚持本民族物质文化特色B.坚持开放并不断融合文化
C.激发民族创造力和自豪感D.地中海区域得天独厚优势
2 . 1914年以前,英国妇女就已经从事一些低报酬的工作。在一战期间,少数妇女继续从事生活服务项目,大多数妇女走向有技术的工业岗位,但她们未被平等对待。在英国政府管理的工厂里,妇女与男人干同样的工作,但只能获得男人工资的50%。这表明(     
A.就业结构因社会环境的变化出现调整
B.在战争中女性社会地位优于男性
C.战争为妇女群体走出家庭开创了先河
D.福利国家挫伤英国男性工作积极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自由民捕获逃亡奴隶应归还其主人……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同时,将奴隶视为奴隶主财产的一部分,侵犯了这部分财产权亦受法律的严惩。还规定:“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3条规定:“如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应缴纳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可见,奴隶在社会上不能与自由人平等,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阶级属性也是昭然于世。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补充和后五表的补充等。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它“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具有“平等性”;它在条文中明确“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以“仅在双方不能达成和解的情况下”对“同态复仇”加以限制,体现了对个人“生命权”的尊重和司法执法机制的灵活性和审慎性。

——摘编自刘招静《<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起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内容的相似性及其实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4 .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悔过曾使众心恪,富民又启谱新辙……”其中“谱新辙”的进步作用体现在(     
A.推动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B.东西方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C.盐铁官营为汉政府积淀了财富D.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富民新路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时期中国城乡妇女中,绝大多数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基本被丈夫、子女、公婆占据。清末到民国的大时代风潮中,她们了解外部世界很大程度是通过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获得的。

翻看一本破旧不堪的《良友》杂志,或是目睹县城大街上招摇过市、惊如天人般的洋学堂女教师(齐耳短发和凸凹有致的新款旗袍);或是一块芬芳扑鼻的“裕茂牌”香皂(中国最早的国货肥皂),或是一方密织着环形棉线的“三角牌”毛巾(中国最早的国货毛巾),或是一盒贴着印有花园洋房精美小画片的“巧明牌”火柴(中国最早的国货火柴),或是一管可以使自己贝齿洁白、渍垢全无且口溢芬芳的“三星牌”牙膏(中国最早的国货牙膏)。

这些观察和体验使她们隐约感知到这些惊鸿一瞥的“洋玩意儿”背后所代表的新事物已不可避免地渗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唤醒自己内心深处天然爱美的自然属性,“润物细无声”,继而使原本被封建礼教约束得木讷懵懂的她们克服种种束缚,顽强地加入广大新式民生商品消费者的滚滚洪流之中。

——摘编自王琥《民国商品里的物质文化属性》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国女性的观念变化”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内容充实,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5-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至18世纪末,罗明坚、利玛窦等外国传教士将大量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典籍转译为西文后传入欧洲。此举使中国儒家学说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并在欧洲兴起了百余年的“中国文化热”。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百科全书派”主要成员霍尔巴赫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政治和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是以德治为基础的政府,欧洲政府当以中国为模范。启蒙时期的法国持霍尔巴赫观点的思想家很多,他们认为中国儒家“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应成为其学习的榜样,这也促使上述思想逐渐成为近代欧洲思想家追求并建立民主思想的渊源。

——摘编自周小欣、王丽娟、兰春《中国儒家典籍对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   裘廷梁在《无锡白话报·序》中指出,中国要能够与泰西强国竞争,就必须“尽天下之民而智之”,使不同行业的人皆能人尽其才。按当时的发展趋势,中国将“非行西政不能活吾民,每一行省,非有精通西学数十人,必不能行西政”。按环球各国的大势看,“一人智而天下皆愚,能富强昔日之天下,决不能富强今日之天下”。他认为开启民智的根本措施是兴学校,其次是办报。此外,严复也将《国闻报》视为通上下、通中外的传播工具。“为各国并立之国,则尤以通外情为要务;昧于外情则坐井而以为天小,扪籥(一种乐器)而以为日圆,若是者国必危。”

——摘编自李滨《戊戌时期西学东渐与改良派论报话语的新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儒家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行西政”的前提条件及其解决策略。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思想潮流的认识。
2024-05-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埃里·凯杜里在《民族主义》中写道:“1792年后,法国革命和集会逐步把法国的爱国主义带到了欧洲各地,尽管引发了拿破仑的征服下的一些国家不满,但欧洲全境更加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后拓展到拉丁美洲。”该学者旨在强调法国大革命(     
A.激发世界各地人民的爱国主义B.唤醒了欧共体成员民族民主意识
C.对近代欧美民族主义影响显著D.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大陆封建秩序
2024-05-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美国新移民(如表)在不同阶段占比变化反映出(     
20世纪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占比状况表
时间来自欧洲来自亚洲来自拉美
1901—192085%4%4%
1961—197033%13%39%
1981—199010%38%47%
A.呈现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间文化认同异常艰难
C.彰显美国民族大熔炉特色D.发展中国家移民渐成主流
2024-05-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澳大利亚的一位前总理曾说:“我们反思过去的虐待行为,特别是对被偷走的一代人的虐待。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一个污点。”他的这番表述主要是因为欧洲殖民者(     
A.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发展不够重视B.给澳大利亚原住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掠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D.掠夺非洲黑人奴隶
2024-05-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6-17世纪时,美洲的印第安人减少了约90%,与此同时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美洲,非洲黑人大举移入美洲;18-19世纪澳大利亚、新西兰逐步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这些移民活动(     
A.非洲黑人向美洲移民发端最早B.深刻改变了世界人口的结构
C.其性质属于自主性的自愿移民D.为美洲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
2024-05-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