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93 道试题
1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91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5-2016学年青海西宁四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论及早期中华文明时,有学者指出:孔子主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认为世人应“畏天命”,对天道、祖先有诚敬之心。以儒学为代表的诸子都没有对人死后“天堂”“地狱”的描述。该学者强调早期中华文明(       
A.反对鬼神的先进性B.人本主义的世俗性
C.封建迷信的局限性D.多元一体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A.双向的权利与义务B.层级相对独立C.严格的等级制D.相对自由与平等
2024-05-09更新 | 145次组卷 | 2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表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可以印证这一时代(     
遗址时间出土情况
浙江良渚遗址距今约5000年有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更大规模的外城,发现宫殿、祭坛等
陕西石峁遗址距今约4300年遗址石城面积逾400万平方米,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
山西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年中期城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呈“回”字形,分布有宫殿区、大型礼制建筑等
A.贫富分化现象出现B.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中国大地邦国林立D.政权神权不断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商朝末年,商王广泛开展赐贝活动,受赏者可将王所赐之贝分赐臣下或宗嗣。史载“甲寅,子(族长)赏小子(分支族长)省(人名)贝五朋,省扬君赏”。这旨在(     
A.完善礼乐制度B.巩固宗法制度
C.维系政治秩序D.推动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周后期,各铜器作坊为了满足贵族们对大量成套青铜礼器的需求,将产品集中到鼎和编钟等 不多的器类上,并简化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流程。此时的作坊生产反映出(     
A.青铜铸造技术衰落B.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C.礼乐制度得到发展D.官府不再垄断手工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春秋时期蔡国与楚国关系紧张,吴国与楚国也矛盾重重。吴王阖阊在联合蔡国攻打楚国后,将女儿嫁给了蔡侯,打破“同姓不婚”的传统。这表明(     
A.血缘疏远导致诸侯矛盾激化B.礼乐制度丧失了社会约束力
C.诸侯纷争影响社会观念变化D.联姻是建立同盟的前提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4300多年前诞生于黄河中游的陶寺文化,其遗址出土的玉壁、玉辞,是长江下游渚文化的典型器类;圆点纹、涡纹彩陶可能源于大汶口一龙山文化系统:玉兽面、笄等,与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这印证了早期中华文明具有(     
A.统一性B.创新性C.连续性D.包容性
9 . 战国时期,自耕农大量涌现,国家直接委派官员管理各地的赋税徭役,政府与民众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由中下层贵族主持祭祀的“置社”,逐渐转化为由地方行政长官主持的里社、隧社、乡社。这一变化(     
A.反映出礼乐文化的发展B.说明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得益于儒家思想的传播D.折射出社祭习俗的变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代的征兵制度“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当时规定,从二十三岁起,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该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
C.保障了农民的生活D.兼具经济性和道德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