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隋书》中记载,据长孙平奏请,朝廷让民间每年秋收时每家拿出一石以下的粮食,贫少出,富多出,储存在乡里,用来防备荒年、名叫"义仓”。据此可知,“义仓”(     
A.在隋朝之前已经广泛设置B.主要用于保障朝廷粮食供给
C.具有民间赈灾自救的作用D.满足了百姓荒年的粮食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与庶族的阶级划分森严。《文苑英华》记载:“今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为之伍。”《宋书》中又载:“士庶之际,实自天隔。”与之相关的是,当时(     
A.阶级矛盾不断被激化B.统治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C.政权长期被门阀把持D.皇权受士族支持而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一位奥斯曼帝国的官员在1625年记载,“以前,印度/信德和中国的货物通常都是先运到苏伊士,再由穆斯林转运到世界各地。但现在这些货物却被装上了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船只,再从那里转往世界各地。欧洲人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运往伊斯坦布尔和其他伊斯兰国家……伊斯兰国家的黄金和白银变得越来越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B.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C.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D.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商路
2021-12-26更新 | 531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荫补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官制度。宋代荫补制规定,荫补数量和范围与官职挂钩,高级官员如宰相,执政则可荫“期亲”,一般官吏可荫及子孙。史料记载,宋代最多一次同时荫补了官员子弟四千人。由此可知,宋代的荫补制度
A.取代了科举取士的地位B.加剧了“冗官”的严重性
C.削弱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导致了门阀士族的复兴
2022-01-19更新 | 256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高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关于周代部分战争的记载。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周代
时期内容节选出处
西周早期臣谏作为邢国官员,作战中听命于周王的指挥臣谏簋铭文
西周晚期周王命令晋侯协同自己亲征,参加对东方“夙夷”的作战晋侯苏编钟铭文
春秋时期周桓王率陈、蔡、卫等诸侯国军队讨伐郑庄公,周王军队大败《左传》


A.君臣名分长期存在B.诸侯争霸愈演愈烈
C.王室军队实力有限D.分封制度存在缺陷
6 . 《礼记集说》记载,夏商以前,容取(娶)同姓,周公佐武王得天下,取神农、黄帝、尧、舜、禹、汤之子孙,列土封之,以为公侯,而使姬姓子孙与之婚姻,欲先代圣王子孙共飨天下之禄也,乃立不取(娶)同姓之礼。“立不取(娶)同姓之礼”是为了
A.巩固周王统治秩序B.确立男权家长地位
C.维护宗法伦理纲常D.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朝的户籍制度在沿袭秦朝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萧何编制的《九章律》中有一章为《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户律》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从而在基层建立起严密的居民组织。户口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户内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土地、房屋、财产等情况,并以此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户律》还规定,所有人都必须登记入籍,隐瞒不登记者当论罪处罚;凡登记在国家户籍上的人口不得随意迁徙,否则将被视为“亡命”,并受到严惩;出游之人必须持“符”,符上记载本人姓名、职务、籍贯以及身高、肤色等特征,以备查验。由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地方上多设三老、县设户曹,专门负责户籍的管理和人口的统计,每年的八月作为全国普遍实行人口调查的月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减,以保证国家对户口情况的最新掌握。

——据《编户齐民——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完备》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汉朝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1-05-20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昌吉州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夏王太康“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王太甲被伊尹“放之于铜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些记载表明夏商周时期
A.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王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C.政治斗争非常激烈D.仍有浓厚的原始民主制度残余
2021-07-29更新 | 523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杜佑的《通典》记载:“大唐令…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据此材可推断,唐朝时“坊正”
A.负责城乡间政令传递B.维护城内的基层治安
C.掌管官吏的业绩考核D.负责在坊内分配徭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