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嫡长子继承制、何尊、共和行政
中朝、盐铁官营、董仲舒
三家分晋、圆形方孔钱、李悝变法
曲辕犁、“天可汗”、《职贡题》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下表是2022年9月新开通的杭州地铁19号线的运营时刻表(部分)。对地铁快速发展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车站首班车末班车
往火车西站方向往永盛路方向往火车西站方向往永盛路方向
火车西站——6:04——23:15
创景路6:096:0800:0523:19
海创园6:066:0100:0223:22
西溪湿地北6:006:0723:5623:27
西湖文化广场6:075:5923:4423:39
火车东站(东广场)6:006:0723:3623:47
知行路6:116:1223:2200:01
萧山国际机场6:036:2023:1400:09
永盛路6:00——23:11——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C.消除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D.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3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有同学制作了如下表格,若要将其补充完整,正确的是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
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A.①“仁政”;②庄子;③“相生相胜”;④“礼法并用”
B.①“仁政”;②老子;③“相生相胜”;④“依法治国”
C.①“仁”;②老子;③“兼爱”“非攻”;④“以法治国”
D.①“仁”;②庄子;③“兼爱”“非攻”;④“礼法并用”
4 . 下表是根据(美)G.H.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整编。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家庭收入的变化
社会阶级1929年的收入1933年的收入
中产阶级$3000$1478
劳动阶级$2780$1118

A.世界大战爆发
B.经济危机深重
C.国内革命兴起
D.自然灾害频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5 .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1990(%)1997(%)2004(%)2006(%)
在俄国各族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330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
是一场灾祸12161410
难以回答21161313

A.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B.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C.已经淡忘十月革命
D.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下表为1820—1913年英美进口关税率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
A.英美两国实行不同关税政策
B.英国的工业化水平高于美国
C.自由贸易推动英美工业革命
D.关税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7-01-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重庆市垫江县第四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下表为晚清财政税收表。由表中信息可知晚清70年间
A.传统小农经济趋于衰败
B.工商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 . 下表摘编自1923年的《蒋介石日记》,由此可见蒋介石当时(       
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
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
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

A.关注社会主义思潮B.开始怀疑三民主义
C.寻找国共合作理论D.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2016-08-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10 . 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
B.百姓赋税负担日益沉重
C.纺织业中心的林立
D.手工业区域性分工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