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下表是唐宋律令对丝织品输出规定的比较。由此可知
A.宋代对外贸易比唐朝繁荣
B.宋代对外贸易政府不加干预
C.丝织品是宋代主要出口商品
D.宋代的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2 . 下表反映了各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变化,这说明
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重(百分比)
1750年1900年
欧洲23.262
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国家61.110.3

A.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贫富差距
B.工业文明尚未冲击亚洲国家
C.欧洲成为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心
D.亚洲国家被排弃在世界市场之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是中国国民收入(1952~1956)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
时间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接近0%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新民主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
4 . 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
《旧唐书·文苑传》(115位)河南22人,河北22人,陕西13人,山西12人,江苏10人,浙江6人,湖北5人,山东4人,四川2人,不著籍贯者19人
《新唐书·文艺传》(77位)河南22人,河北17人,陕西9人,山西8人,江苏4人,浙江4人,湖北3人,山东2人,甘肃2人,福建1人,江西1人,安徽1人,籍贯不明者3人

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A.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
B.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
C.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
D.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
6 . 下表是周王朝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名对象地理位置国名对象地理位置
王室子弟今山西功臣今山东北部一带
王室子弟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商朝后裔今河南东部
王室子弟今山东南部王室子弟今河北北部、中部和北京
注: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周王朝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周王朝的同姓亲族封地富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2017-10-07更新 | 129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库存银数新收银数支出银数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年)844.0962850.8529956.9910737.9581
咸丰二年737.9581836.18371032.6172541.5246
咸丰三年541.5246475.3397847.1746169.6897
A.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
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2017-08-18更新 | 382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早期儒学思想家的主张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材料二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

【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

(3)据材料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5)材料五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

10 . 下表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8.117.918.5

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