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07 道试题
1 . 中世纪的欧洲,肖像画大多比例不协调,人物面部表情呆板,以神职人员为主。到15世纪人们发现肖像画都有亲和力,大多以小人物为主。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结束了全国分裂状态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
2023-10-21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2 . “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问题上采取灵活务实的政策,是对‘□□□□’政策运用于不同历史遗留问题作出的又一具体诠释,”文中“□□□□”应为(     
A.独立自主B.改革开放C.一国两制D.平等互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赵败亡、淝水之战、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次,总数约有90万人左右。简言之,在此期间,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民。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精二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县至完全新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子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球人野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纯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颇子被征履地的本土责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期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南方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杨述其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西周建国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握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上控制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B.加强了西周的君主专制
C.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2023-10-15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些政策体现了唐朝(     
A.忽视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B.实行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
C.处理民族问题手段较单一D.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6 . 君权与相权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中的主要矛后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把中央官员分为三个台阶,其中第一台阶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即所谓的三公。……三者互不隶属,各自开府,三公在分工上各有所侧,互相牵制……这种三权分立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分工基础上的行政效率问题而设计的,同时也是有意对相权加以限制。

——徐晓全《中国占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材料二   从秦汉到明清,宰相的法定职权日益被分割,地位日益瞹昧,以至于宰相被最终取消,君权在制度规定层面上却有日益加强之势,君权呈现出很强的内敛性和不断膨胀倾向。

——袁建强《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材料三   从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利益和月标出发,从君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出发,客观上就必然会把君主其家族置于和一切人对立的地位,使一切人、一切社会集团都成为专制君主的潜在对手和敌人,成为猜疑和防范的对原。…度市建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傣组织必然会在运行中发育出某种受君主意志所左右,自行其是的“自主性”倾向,使官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异化于君主意志,相对独立的力量。“里…这就势必和君主专制制度所要求于它的从属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目标发生错位与冲突。

——张星久《中国君立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机构设立“三公”考虑的主要问题和设立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唐、宋和明朝为例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是如何在制度规定层面上进行加强的。
7 .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A.中外交往B.民族团结C.祖国统一D.抵抗侵略
2023-10-0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迄今为止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古城,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水井,都是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发明创造”。这可用于说明(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区域B.中华文明成果领先于世界
C.先秦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D.考古发掘是重要研究途径
9 . “这一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应该与中国‘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该制度最可能是(     
A.郡县制B.中央集权制C.世袭制D.科举制
2023-09-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美国内战粉碎了南方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为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美国当时的总统是(     
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杜鲁门
2023-09-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