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持久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下表所列历史事件与对应的评述错误的是(     
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寇部分会战一览表
会战意义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忻口会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
A.①B.②C.③D.④
2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这句话评述的是(        
A.“求同存异”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的构想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首著名的《国际歌》是为纪念巴黎公社而谱写的。对于巴黎公社的评述正确的是
A.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6-17高一上·广西柳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各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2020-01-01更新 | 583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宁夏区银川市二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6 . 云南缉毒队在昆明市焚烧两吨海洛因精制毒品,毒品危害之烈使人们不禁想起鸦片战争及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没有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贩运鸦片
④林则徐的禁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 . 梁启超在谈论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祖冲之(429—500),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他“专功数术,搜炼古今”,广泛地收集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公余之暇坚持进行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并改革了闰法和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积累了大量的新资料……他在《九章算术》少广章开立圆术的注释中说,“欲陋形措意,惧失正理,敢不阙疑,以俟能言者”,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留待后人去解决,表现了一位杰出科学家的虚心和慎重的科学态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祖冲之科学成就及其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祖冲之的科学态度。

2018-05-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全国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他是传统社会中比较贴近时务、了解现实的一个人。他看到了中国所处的变局,更感到了在中西交往之中的艰难。因此在众多士人昧于“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的时候,他用经世思想中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提出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自强”……随之而来的便是洋式炮舰的制造,翻译西学的译馆设立,培养近代科技人才的学校的产生,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走出国门……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摘编自张凡《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曾国藩及其“经世致用”思想。

2018-0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月考5(期末)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对明清书法评述道:由于统治者对书道有所偏颇,所以行草之发展“几越唐宋”,而篆隶八分却无一名家。据此可得出
A.明清书法艺术的功利性较强
B.明清书法派别之争尤为明显
C.篆书和隶书不顺应社会需求
D.行草书体因帝王爱好而流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