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封建国家中央政府的中枢不断因势演变,下列史实填充正确的是(     

A.①尚书台②刺史③四夷馆B.①大鸿胪②内阁③军机处
C.①内阁②军机处③都护府D.①尚书台②内阁③军机处
2 .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选民证,有汉文、藏文等。与此相关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中国公务员制度
2024-01-23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高中学生参加辩论赛,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表是某班同学围绕一个历史主题举行的辩论会,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文化多样性的影响C.社会信息化的利弊D.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面貌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综上所述,谈谈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5 .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当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是(     
A.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天才设想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
C.批判继承了19世纪优秀的思想成果D.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7 . 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与该组诗歌密切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 袁世凯统治时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全国到处成立“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组织,定孔教为“国教”的主张也甚器尘上。针对该现象,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思想革命,打出的旗号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德先生”与“赛先生”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2019-01-30更新 | 332次组卷 | 73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世纪的报刊、揭贴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逐渐取代了“臣民““于民”。这反映出
A.五四运动促成了民族觉醒
B.民主共和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中体西用”传播了启蒙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