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表是《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公、私成分的比较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所有者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有力推动B.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的开展
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发展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广泛,下列属于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是(     
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良渚文化D.红山文化
2024-01-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A.中共六大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2024-01-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明太祖朱元璋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鉴于此,其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宰相制度B.实行内外朝制度C.废除分封制度D.实行三省六部制
2024-01-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中国关税主权、贸易主权和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法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024-01-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列关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是由国民党独自进行的B.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北伐军从南京开始出发向北进军D.北伐的目的是要推翻蒋介石统治
2024-01-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一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等文章,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1)结合所学,列出材料一中“大变局”的具体表现。写出康有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依据而撰写的两部著作名称。简述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部分研究资料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教案》(晚清的“教案”即民众与教会纠纷或冲突的案件,此书收录大量与义和团兴起有关的“民教冲突”案件)
劳乃宣《义和拳教门源流考》1899年(劳乃宣时任直隶吴桥知县)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1900年(袁昶为清朝大臣,因反对义和团被朝廷处死)
《直隶总督裕禄折》1900年,见《义和团档案史料》
《窦纳乐爵士致索尔兹伯里侯爵函》1900年,见《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窦纳乐时任英国驻华公使,索尔兹伯里时任英国首相)
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1900年(普特南·威尔为当时英国在华记者)。
《论义和团事中国与列强之关系》,《清议报》1900年(《清议报》是梁启超主办的立宪派报纸)
《军机处寄各省将军督抚上谕》1900年,见《义和团档案史料》
《议和难善后更难说》,《汇报》1900年(《汇报》为晚清商业性报刊)
《论列强对中国之政策即中国之前途》,《清议报》1900
佚名《拳匪起祸李鸿章外交文件》1900
《惩前乱而毙后患说》,《(上海)万国公报》1900年(《(上海)万国公报》为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报刊)
文悌《庚子西幸纪程》1901年(记载慈禧太后西逃和回京,文悌时任河南府知府)
吉田良太郎、八咏楼主人《西巡回銮始末记》1902年(记载慈禧太后西逃和回京,作者身份不详)
支碧湖《续义和拳源流考》1906年(支碧湖为清朝进士,曾任知县,参与镇压义和团)

材料四   探究主题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源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
外国列强与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时局的影响
(3)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三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对应的序号。参考材料三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四中任选一个主题,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材料五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自己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4)依据材料五、结合1927年—1934年之间的相关史实,指出中国共产党“掌握武装力量”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2024-01-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古今国家治理

明法度(法令制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卷87《李斯列传》

(1)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元朝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朝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者单纯的地方分权。

——摘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元朝在地方管理上的措施及作用。

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

(3)概括材料中明朝选拔人才的特点,并列举出三项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19569月,中共八大宣布:“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017年,中国GDP总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201710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论断,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门小军《中国共产党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及其经验启示》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2024-01-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列有关甲午中日战争表述不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
B.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C.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上海地区近代工业出现B.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中国近代实现了工业化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