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78 道试题
1 .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决定在全国大规模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著作。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规定由新成立不久的人民出版社统一承担马恩列斯著作的出版任务。各地图书馆设立了马恩列斯著作专架,方便工农兵读者按需索取。这些做法(     
A.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C.配合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运动D.建立了有效的新闻宣传机制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正如李约瑟先生指出的,在互相隔绝的各种文化中有不少并行的相似的发展,特别是在较早阶段,思想、发明、技术或机械越是简单,它在世界各地独创的可能性就越大。尽管如此,东西两半球的文明演进道路及表现所存在的不同是本质性的问题。印第安文明所具有的特点,在东半球文明中是罕见的,甚至是根本没有的。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往往用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去比照新发现的事物,用已有的思维定势和结论去套新事物,用东半球古代文明的演进方式去套印第安文明,于是就会得出一些不伦不类的结论。拉美印第安古文明是人类认识最迟的,研究最不够深入的,结论相去甚远的新领域,我们对这些文明的认识与评析,必须尽可能科学客观,实事求是,要树立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是极为复杂曲折的,是无比丰富多彩的观念,承认人类历史的发展道路是多元化发展。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提取材料信息,从拉美印第安古文明发展特点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述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逻辑通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之初,一再关照中方保密,但当时中国外交部门积极向美国透露有关消息,一些民间人士也寄希望于美国帮助中国争取利益;华盛顿会议召开时,中国人大多认为,指望美国帮助中国免除外患无异于“与虎谋皮”。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北洋军阀黑暗统治B.日美共同利益增加
C.进步人士爱国情怀D.五四运动启迪民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列宁在论述新经济政策时说道:“以前没有这种结合,所以现在我们首先要建立这种结合”“使我们在大工业和农业中的社会主义工作同每个农民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A.消除了城市和乡村间的矛盾B.为开展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D.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5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先后实行了“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并在工业部门推行了“新经济体制”,在农业部门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些措施(     
A.坚持公有制的单一性B.借鉴中国改革开放思想
C.将公私企业推向市场D.冲击了苏联的传统体制
6 . 2024年是中国和突尼斯建交60周年。中突都是发展中国家,秉持相近的价值理念,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在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内不断深化合作,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事务保持良好沟通,在重大全球性议题上加强对话,共同反对阵营对抗、“脱钩断链”、霸权霸凌等。由此可知,中突交往(       
A.有效维护了欧亚地区的安全B.体现了金砖国家的合作共赢
C.标志着全方位的对外关系格局建立D.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正能量
7 . 2000年与2021年的商品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已经开始由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电子产业。这一改变(     
A.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崛起B.标志着人类社会信息化序幕的拉开
C.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D.有利于全球经济和科技格局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称“国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义的统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时,他又对官员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直接通报我”。这种统治风格体现了(     
A.平民主义与贵族传统的结合B.科学精神与神权主义的融合
C.启蒙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杂糅D.激进思想与保守主义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1848年1月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欧洲社会形势的评论的一段摘录。这反映出当时欧洲的(     
……今日,这些阶级依然平静。的确,它们并没有达到往日受政治热情煎熬的程度;但是,难道你们看不见他们的热情已从政治上转向社会了吗?难道你们看不见在他们内部逐渐流传一些意见和思想,其目的不仅是要推翻这样一些法律,这样一届内阁,这样一个政府,而且还有这个社会本身,是要动摇它目前赖以支撑的基础吗?……
A.大陆法系弊端暴露需要完善B.新思潮正在推动社会的变革
C.大国争霸已造成了社会动荡D.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即将来临
10 . 1938年3月12日,德国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4月初,英法美相继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苏联政府提出了召开国际会议制止德国法西斯侵略行为的合理要求,但遭到英法政府的拒绝。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性质决定外交关系B.社会主义制度更具优势
C.绥靖政策到达历史顶峰D.国际协调机制有待健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