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其位于阿根廷东南端的南大西洋水域,距离英国本土约1.3万千米,距离阿根廷海岸约500千米。关于马岛的主权归属,英国和阿根廷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并时常发生冲突。1982年3月,事态急转而下,4月2日阿根廷军队突袭马岛,俘虏了岛上的英国驻军。3天内,英国发动了自二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行动。经过40多天激烈的海陆空战斗,阿根廷军队投降,英国恢复了对马岛的统治。战争的代价是惨重的,750名阿根廷士兵和236名英国士兵阵亡。

材料二   英、阿两国对马岛主权的争议由来已久。由于主权的不确定而引起战争,所以主权争端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许多人明确主张马岛主权应属于阿根廷;阿根廷学者博洛尼亚将争端追溯至殖民时代;也有学者认为,在不受限制的军人执政这一病态体制之下,军政府急需得到公众的支持,所以发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又指出阿根廷强烈的亲西方政策导致自己过高地估计了美国的重要性,所以在决定“侵略”时显得有恃无恐。尽管视角不同,但这些学者都认为这场战争从阿根廷方面来看是必定要发生的。

——摘编自赵万里《关于马岛战争研究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岛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岛战争所带来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族重视商业,其从事人数之众、经营范围之广,使商业较先商时期更为繁荣。《尚书·酒诰》记载,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说的是为人子者为奉养父母,不辞劳苦到远方去经商。在殷墟出土文物中,有渤海出产的鲸鱼骨、海贝和松绿石;有长江下游出产的水稻和印纹硬陶;有南方出产的象骨和龟甲;还有新疆出产的玉和云南出产的铜、锡等。商代人用海贝作为商业交换关系中的媒介、支付和贮藏手段,商代后期出现铜币。从殷商遗址看,商代都城中约有十平方里以上的区域,该区域内有宫庙、房屋、手工业作坊等建筑。

——摘编自李广瑞、梁晓晨《商宋文化》等

材料二   早在孔子之前我国已存在悠久的重商传统,孔子对重商的大舜、周文王、管仲都是很尊崇及推许的,殷人又特别重商,孔子作为殷遗民的后裔不可能不深受影响。孔子还继承了西周以来关市讥而不征的传统,反对国家干预老百姓的求利活动。孔子的重商思想又深刻地影响到战国时期的两位儒家著名代表——孟子和荀子。从战国初年法家李悝首倡重本抑末以来,以商鞅、韩非等法家为代表,形成了北方文化系统中强烈的重农抑商色彩;而东方文化系统中的孟子等却坚持孔子以来的重商思想,表现出更为鲜明的重商倾向。

——摘编自刘家贵《试论先秦儒家的重商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先秦儒家重商思想形成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家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埃及的水利灌溉既有因尼罗河定期泛滥而形成的自然灌溉.也有人工修建的堤坝、开凿的沟渠等带来的水利灌溉。人工水利灌溉,自前王朝后期开始出现.历经法老时期、托勒密时期的发展,取得了极大成效,并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帕勒莫石碑》铭文中记录着早王朝时期,埃及政府专门设有官员观测、记载尼罗河水位的变化,用于指导灌溉系统的运作。“因为尼罗河水位的上涨,随时可能淹没谷地,所以国王采取加固河口的办法.使河水回槽”。灌溉系统可以防止土壤盐碱化,土质因此得以改善。统一、高效的人工灌溉系统需要集体协作,这就要求政府组织官员管理水利灌溉工程,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摘编自黄明辉《古代埃及农业水利灌溉探析》

材料二   奏汉时期以开始规划修建一些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而著名,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灌溉发展的高潮时期。秦帝国成立后,非常重视水利,先后加固和修建郑国渠和灵渠一其中前者为灌溉工程。汉代统治者在不断维修前代水利工程的同时,还修建了引用泾水、渭水、洛水的灌区。引用渭水及其支流的有成国渠、灵轵渠等,灌溉面积从几万亩到几十万亩不等。为应对匈奴的南下侵扰.汉武帝在黄河上游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等地建立地方机构,移民屯田和发展水利灌溉工程。据统计.西汉末年,全国人口已达到5767万,耕地为50600万亩。

——摘编自顾浩、陈茂山《古代中国的灌溉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埃及水利灌溉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水利灌溉工程快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水利灌溉发展的历史启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封锁中国沿海,云南省主席龙云建议即刻修筑滇缅公路以接受外援,这一建议得到了蒋介石的完全赞同。云南沿线各县行政长官亲督施工,彝、汉等十个民族“每天出勤不下数十万人轮班昼夜赶修”,他们自带口粮,风餐露宿,没有机械施工,全凭双手和血汗修筑,最后死亡民工达3000多人。19388月,滇缅公路修通。美驻华大使詹森在考察后发表谈话:“滇缅公路选线适当……此次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通车三年中,运输外援战略物资22.15万吨,装备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中国的矿产品等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仰光,销往东南亚、英国等,获得了不少外汇。滇缅公路被誉为“抗战输血管”“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交通大动脉”。滇缅公路开通后,国际运输量大增,促成了云南汽车运输业、修理业的发展,云南逐渐成为大西南的经济、文化和交通运输的枢纽。

——摘编自程利《滇缅公路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滇缅公路能在最短时间内修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滇缅公路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11世纪开始,意大利很多地方兴起了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城市普遍开始设置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征。据材料可知(     
A.工商业发展推动意大利的城市自治B.行会在意大利城市治理中地位突出
C.封建庄园制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D.近代民主政体在意大利已普遍建立
2023-01-26更新 | 452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80年代,在英国棉纺织业中,手工织机仍占绝对优势。到了 19世纪中期,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动力织机增至22.5台,其中蒸汽动力超过了水力。手工织机则减少至6万台。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1872年,官方展开了一项调查,采访者询问了约254万人,其中约201万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   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大规模经营形成垄断组织,这在19世纪末已经很普遍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它们固定产品价格、限制商品生产,并划分销售市场,由此获得丰厚回报。它们往往可以提供比较持续的和有保障的就业,但有些垄断组织更为贪婪,贫穷和饥饿还是困扰着劳动者。

——摘编自[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推动英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垄断组织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影响。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7世纪中期,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将贵族奴隶主的私有土地一律收归国家所有,变为公地王土,部民转化为王民,国家赐给大夫以上官僚贵族以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称为“食封(俸禄)”。这一做法(     
①仿效了唐朝的统治方式       ②仿行了中国的分封制度
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④打击了幕府的政治势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20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清时期,松江因为技术创新,最早形成棉布产业基地。佛山因为掌握了先进的制铁技术,虽然并没有原材料和市场,还是成为了最大的制铁业基地。类似还有景德镇的制瓷业、温州的皮革业、台州的印刷业等。上述材料主要反映明清时期(     
A.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和区域化B.技术创新推动生产方式变化
C.手工业生产技术地方保护性较强D.市场开拓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任何时代的史学现象、史学成果,都不能脱离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历史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撰写朝代史的盛况,有关北方民族史的著作也很多,家传、谱牒受到普遍关注,佛教史著作也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多元与融合B.冲击与迁徙C.传承与创新D.保守与僵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代中国交通落后,高山大河形成天然屏障,不同程度地阻隔着人们的沟通和交往,南北经济文化相对疏离。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得益于(     
A.大禹治水的成功B.郑国渠的成功开凿
C.都江堰的开通D.大运河的成功通航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