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7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被认为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创办全俄政治报应当是行动的出发点,是建立我们所希望的组织的 第一个实际步骤,并且是我们使这个组织得以不断向深广发展的基线… … 没有政治机关报, 就绝对不能实现我们的任务。… … 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 武器。

— — 摘自《列宁全集》第五卷

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激化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 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 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 1918 年退出大战, 然后解决国家发展问题。 … … 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 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 —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第一个实际步骤”和“建立我们所希望的组织”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 带来“大希望” 的理由。
2024-06-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
2 .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 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斯多葛学派(斯多亚学派)关于普遍人性和普世性的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 产生巨大影响。罗马的法律体系里普遍包含着当地的习惯法,即便在公元 212 年所有罗马帝 国统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赋予公民权之后,也依然如此。帝国境内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还 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权力。通过几个世纪的实践,他们创造出一套浩瀚无边、既系统又灵 活的法典,架构出大多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法律体系的主干与分支。

— — 引自【美】乔纳森· 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

材料二   “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 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 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 6 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 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 室特权废除了。

— —摘编自【美】斯科特· 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斯多亚学派对罗马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编纂《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该法典与启蒙原则的关系。
2024-06-04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世纪的欧洲衍生出多种宗教理论。自然神论者只乐于赞同上帝存在并创造了世界的主张,但坚决认为,上帝创世后允许世界按照某些自然法则运转而不加以干涉。这一思想(       
A.凸显法国启蒙运动的核心地位B.有助于促进人类的理性化倾向
C.导致了欧洲地区基督教的分裂D.意在重塑法国的启蒙思想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同苏美尔人的法律相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的契约形式很多,内容详尽,包括租佃契约、债务、抵押、损害赔偿、借贷、合伙经营、保管、继承、雇佣等等。这(     
A.源于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B.体现出罗马法体系的影响
C.加强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统治D.说明古巴比伦法律体系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西周实行国野分治,作为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野人,只能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而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国人,则能以产品的十分之一充当军费,当兵作战。春秋时,野人亦可“作州兵”、“作丘赋”,国野差别渐趋缩小。战国时,国野之间的差别最终泯灭,同为普通平民。这一变化表明(     
A.百姓成为普通民众的通称B.国人干政的民主传统得以强化
C.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D.国家管理的血缘因素逐步弱化
2024-06-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五代时,吴越一带米价一石不过数十文;到范仲淹任苏州知府时,江浙地区米价一石不下六七百文,甚至有一贯者。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该地区(     
A.租佃盛行,流民增多B.分裂割据,社会动荡
C.租税繁重,农政不修D.推广种棉,粮米减产
2024-05-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部分台湾人士以清朝时期台湾的巡抚、知府、知县都是大陆人为由,得出“大陆欺负台湾”的论断。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指出,研究清史的人都知道,地方官有本籍回避制度,台湾人考中进士也可以到大陆做官。这说明(     
A.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控制B.清王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C.研究地方史应有全局眼光D.政治立场影响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2024-05-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有经济学家认为,“自私”“贪欲”是人的本性,追求私利只要不威胁“公益”就不必加以限制。只是为了不使“自私”“贪欲”同“公益”发生冲突,才有必要把私人利益的追求限制在对私人占有不构成威胁的范围之内。这一观点(     
A.反映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B.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C.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依据D.源自于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9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明朝如果某户有田百亩、卖去二十亩,则造册曰:“旧管百亩,今卖,当开除户下田二十亩,被买者新收二十亩,而此户实在则止八十亩。"如此造册的直接原因是(     
A.赋税制度改革B.土地兼并严重C.户籍制度的完害D.专制集权的强化
2024-05-23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尚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4年3月,国民政府《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布实施,规定凡因公致疾或亡故以及在职时间很长而“勋劳卓著”退职的公务员都给予抚恤。

1943年,国民政府颁布《公务员抚恤法》,加大了对公务员遗族的抚恤力度,提高了抚恤标准。1947年,根据考铨处照知,1946年度抚恤金按原核定金额100倍发给,并每案一律另加生活费基本数40万元;1947年度抚恤金按原核定金额1000倍发给,并每案一律另加生活费基本数40万元。

——摘编自任同芹《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退抚制度探略》

材料二   下表中美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基本情况对比

美国中国
制度依据1986年《联邦政府雇员退休制度法案》
《美国法典》第五篇第84章
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15年《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资金来源老年、遗属及残障保险计划和固定退休金计划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贡献型养老金计划中雇员缴纳金额的前5%,可获得联邦政府的配套资金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制度构成老年、遗属及残障保险;固定退休金;贡献型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计发办法养老金=工资基数×年增长率×联邦服务工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中人”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注:中人指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参加工作,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

——摘编自郭磊、徐明《中美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1943年和1947年国民政府提高抚恤标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美两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似之处。
2024-05-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