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下表为20世纪20一40年代,我国学者对远古传说时代部落联盟集团的研究成果汇总。据此可知(     

学者

观点

蒙文通

以地域为主要思路提出了“江汉民族”“河洛民族”“海岱民族”的“三系”说

傅斯年

引入经济和政治因素提出了“夷夏东西说”

徐旭生

提出了华夏、东夷、苗蛮的“三集团说”并认为三集团在交往中逐渐形成汉族

A.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影响减弱B.早期国家的宗族血缘色彩淡化
C.区域性的民族共同体趋于形成D.各部族文明发展进程基本相似
2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的相关法案。这些法案的颁布(     
(1)1815年通过了《药剂法》,规定医学院学生必须通过实习过程才能获得资格认证,其中包括一段时间的正规医学课程,六个月的医院临床实习
(2)1858年制定了《医药法》,设立了“医学教育和注册总会”,并确立严格的医学教学标准,规定医生须取得药剂师社团资格认证或者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成员中的一个资格认证方能就业

A.完善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B.反映了国家干预模式的形成
C.降低了医疗从业人员的标准D.促进了英国医疗行业的转型
3 . 下表所示是对罗马共和国时期政治现象的描述。由此可见,罗马共和国的政治(     )

现象1

设执政官两人,一年一任,起初由百人会议从中老年贵族中选出,具有宗教和军事双重职责;后来取消执政官的年龄限制,且向平民开放(甚至法律要求其中一人为平民)

现象2

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可终身任职,负责指派官员(包括行省的省长)去管理公共土地、指挥军队以及分配公共资金;元老院还有在战争等紧急状态下提名独裁官的权力

现象3

公民大会(平民大会)是罗马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但其决议只对平民有效

现象4

所有官职均无薪金,获选为官员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A.贵族寡头色彩浓厚
B.具有三权分立特征
C.继承雅典民主传统
D.过度强调公民义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自由贸易理论在英国盛行,作为垄断特权阶层代表的东印度公司面临着尖锐的舆论指责,但也有人站出来为其辩护(如下表所示)。   

辩护者解释
英国外交使团高层(1816年访华)由于中国法律使外国商人在华处于一种特殊的境地,我不认为英国在印度开放贸易所产生的那些积极效果会在中国重现
英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东印度公司)不仅稳定而安全地为英国政府带来收入,而且向英国大众提供了足量的日常消费品
1830年,部分议员提交的报告由于东印度公司常年进行诚信贸易,中国方面对西方商人在整体上都保持着良好的印象
英国商界人士如果我们宣布东印度公司将不再代表英国国家,那么中方对我们的信心将大打折扣,最终受损害的将是整个外商群体的利益;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大受影响,损失很可能会转嫁到公众身上,这对英国国内的工业发展和人民福祉都不是什么好事

——据高昊《利益与形象: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贸易特权之争探析》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1988年),宣布美国的贸易政策由“自由贸易”逐渐转变为“公平贸易”。这些法案赋予总统以动用各种手段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的权力,包括因贸易逆差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原因向其他国家发起报复性贸易制裁。在具体适用层面表现为,美国指认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如何侵害本国利益,并据此附以相应“救济”措施。与此同时,当美国的贸易政策与国际法冲突时,美国政府公然声明法律冲突之下以美国国内法为准。对“公平贸易”政策的青睐逐渐超越党争,在美国高层政客中达成共识。

——摘编自朱洁《美国的“公平”贸易,真的公平吗?》等


(1)运用材料一的信息,说明英国部分人士认为自由贸易理论不适用于19世纪前期中英贸易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调整贸易政策的背景,并简评美国的“公平贸易”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部分人文主义者关于“国家观”的一些主张。他们的这些主张(       

人物

观点

但丁(意大利)强调只有皇帝才能把分裂的意大利统一起来,并从理论上论述了建立君主政权的必要性
蒙台涅(法国)专制制度是法兰西民族统一的支柱,是新人文主义文化反对政治上的各自为政、反对交战的天主教派和胡格诺派的宗教狂热病的支柱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若欲国强大,威权伸张,则一国须把军事认为举国唯一的荣誉、学问和职业
胡登(德国)建立以皇帝为首的贵族民主制和统一的民族国家
A.核心是反对分裂割据以追求民主政体B.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妥协性和脆弱性
C.促使国家摆脱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D.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政体组织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与棉花种植或棉布相关的历史记载,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记载

材料出处

“木棉亦西城所产。近岁以来……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

(元)《农桑辑要)

“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益。”

《农书》

“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天工开物》

“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

《农政全书》

A.棉花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元朝棉花种植成本高于养蚕缫丝
C.棉纺织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D.清朝南北之间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7 . 阅读下表“印欧人的迁徙”,据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原聚集地迁徙过程
黑海北岸印欧人来到小亚细亚,被称为赫梯人,前1595年,灭古巴比伦王国,赫梯成为近东大国
黑海以东印欧人分化为伊朗语族和印度语族,其中伊朗语族的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大帝国
黑海以西印欧人前2000年初,入侵意大利;前6世纪,其中的拉丁人建立了罗马
A.产生了古代许多显赫一时的国家B.引发古代西亚、南亚文明的衰弱
C.有利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D.推动了最早一批奴隶制国家的兴起
2023-07-27更新 | 21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我国历代王朝疫病爆发情况。据此分析,古代疫病频率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朝代

统治时间

有疫情的年份

爆发频率(次/年)

东汉

195

20

0.103

三国至南北朝

368

40

0.109

明朝

275

118

0.429

清朝

267

134

0.502

A.自然物候异常B.政府防疫能力有限
C.朝代更迭动荡D.人口的增加与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塔里木地区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文书情况。据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       

类别

数量

内容

人口买卖文书

13件

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

其他买卖文书

4件

买棺约、卖驼券、买布券、买毯券等

借贷文书

5件

贷糜文书、贷粮文书和举锦券等

租佃契约

3件

葡萄园、土地租赁

其他租赁文书

2件

房屋、蚕桑、马、牛等

雇佣文书

2件

雇人耕糜事、雇沙弥放羊文书等

记账文书

5件

出受麦账、货薄、便物历等

A.丝绸之路贸易繁荣B.商业活动比较规范
C.契约意识不断增强D.商业管理日趋严格
10 . 下表为欧洲早期科学社团出现的情况。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时间

国家

组织

1651年

意大利

佛罗伦萨的西苦托学院

1661年

英国

美国皇家学会

1666年

法国

法兰西科学院

1770年

德国

柏林学院


A.近代科学体系建立B.社团引发工业革命
C.科学获得广泛认可D.科学研究受到重视
2023-04-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