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6 道试题
1 . 如图是一幅政治漫画。该漫画意在讽刺(     

A.欧洲分权制衡体制走向崩溃B.党争使美国三权分立制度摇摇欲坠
C.英国内阁已无法履行行政权D.政党轮流执政推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革命前后,法国工业革命逐渐拉开了序幕,纺织、冶金、采煤等部门成为机器工业发展中的先导部门。在棉织业中,1805年已有机械纺车1.25万架。1811年时,机械纺纱厂达到200多个。1815年蒸汽机的数量只有15台,到1830年时增加至125台,1848年更达到5212台。1825年英国解除机器输出禁令后,法国政府、商人和企业家抓住时机,大量输入英国机器,还用优厚的报酬从英国、比利时等地招聘了许多拥有专门技术的熟练技工。“铁路热”出现后,各类工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合作和渗透的程度有增无减。法国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大工业和贸易中心城市,如圣丹田、波尔多、马赛等。其对外贸易额在1825年仅为9.45亿法郎,1846年增加至17.75亿法郎,并且贸易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司汤达在其小说《阿尔芒丝》中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

——摘编自王觉非《欧洲五百年史》

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代在每年的八月进行户口大检查,在户籍统计中,针对人口增长和消减,会有息户、息口和秏户、秏口之分,分别对应户、口的增长和消减。“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是汉代户口统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据此可知,汉代户口大检查旨在(     
A.实现对流民的管控B.加强对基层的管理
C.强化君主专制权力D.推动地方自治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9年,弗吉尼亚选举产生第一个民选政府标志着北美殖民地自治生活的开始。美国地方自治的源头要比公共权力的源头更为久远。殖民生活伊始,自治便是殖民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并成为美国地方自治的最初面貌。后来,随着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限制和税收盘剥,自治变成了殖民地居民的一种价值诉求。这种地方政府先于联邦政府的情况与殖民时期移民们的生活现实和政治实践密切相关。此后,新英格兰的各殖民地通过代议制议会先后选举产生了殖民地政府,而代议制议会也变成了殖民地居民自治的具体方式,可使殖民地更像母国。随着联邦制的确立,地方自治最终以制度的形式成为美利坚的一种制度安排。

——摘编自施峰矫《美国地方自治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二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就筹划将保甲制度与舶来的地方自治熔为一炉,使其既能适应于中国乡村社会,又能顺应基层政制近代化发展的需要。1936年5月,蒋介石在全国地方高级行政人员会议上,推出了“融保甲于自治之中”的地方自治方案,并在同年8月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厘定了相关法规原则,决定纳保甲于自治之中。1937年,国民政府决定成立地方自治委员会。1939年,国民政府确立新县制,这标志着保甲与自治在法理上的融合。1939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的《县各级组织纲要》及1941年8月公布的《乡(镇)组织条例》,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保甲在自治组织中的地位。

——摘编自柳德军《保甲与自治视域下民国基层政制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英属北美殖民地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地方自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属北美殖民地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探索地方自治的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美地方自治对推进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高度认可董仲舒将孔子托古改制在内的微言大义寓于《春秋繁露》的做法,认为如此一来,《孟子》《荀子》都不可与之相提并论,轻视董仲舒,便无法窥见孔子大道,他还特意以《春秋》为依据论证董仲舒的作用。康有为此举旨在(       
A.减少变法阻力B.认可托古改制思想
C.传承儒家思想D.否定孟子历史地位
2024-04-08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邦是政治共同体,每个城邦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农村。有公民大会、议会和行政官员。这是所有希腊城邦的共性。雅典城邦作为自由人的共同体,它的强盛与公民的自由和幸福息息相关。大约公元前八至七世纪,雅典人对这种具普遍性的城邦局势作出了创造性反应,在克服贵族与平民的剧烈冲突、克服过渡时期社会变化导致的混乱、暴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冲突,而且要寻求一种公平正义的解决方法。通过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和使所有公民轮流参加陪审团而扩大了参与,拓宽了政权基础;每个公民有向陪审团申诉的权利,既对个人身家性命等权益提供了保护屏障,同时也遏制了公共权力的专横。

——摘编自肖雪慧《古希腊的政治遗产》

材料二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是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他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2年中,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的东征,让希腊文明开始步入亚洲大陆,又让古老的亚洲文明在西方重新焕发出光彩,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此,优美而富于表现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引领了亚洲人的审美,而来自东方的天文、数学、医学等知识奠定了西方科技进步的根基,更有一条条如丝绸之路一般的道路横贯于亚欧之间。

——摘编自徐翠芬《谁倒在了亚历山大的铁蹄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政治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7 . 下图为1723年清雍正帝派遣官员致祭黄帝陵之碑,碑文蕴涵了“大一统”“君权神授”“民为邦本”的思想。清廷这一做法(       

A.提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B.体现了对国家认同的构建
C.旨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D.有利于推动国家完成统一
2024-03-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国家颁发如图凭证的目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B.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D.保持多种经济成份,促进经济恢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10.6%,城市化进程缓慢。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之间的藩篱开始松动。1982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加之1985年国家进一步放开农民进城的限制,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但仍表现为传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越农村人口,占比达到51.27%,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2018年的城市人口占比近60%。1978—2017年的40年间,我国城市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产业结构也实现了同步升级,2012年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在城市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转型的新信号。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1978—1995年形成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化,1996—2013年形成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化,2013年以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化。

——摘编自刘家强等《新中国70年城市化演进逻辑、基本经验与改革路径》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演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二战后期,美国政府首先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谋求建立一系列海外基地,以强化其对欧亚大陆的政策。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苏联的敌意日渐加深,并将矛头对准苏联。这反映出(       
A.冷战局势急剧恶化B.美国霸权主义凸显
C.苏联实力异常强大D.美苏关系完全破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