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4年,陈独秀在《说国家》一文中指出:国家要有一定的土地,国家要有一定的人民,国家要有一定的主权。该主张
A.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开展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C.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觉醒D.阐明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2022-05-13更新 | 21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2 . 奥斯曼帝国法官依据伊斯兰教法审判、裁决民事和刑事案件以及商业和信贷方面的纠纷,也负责地方上税收的分配和征调、物价以及公共工程等。这说明奥斯曼帝国
A.法律意识观念较为浓厚B.法官是地方最高统治者
C.宗教、司法和行政融合D.地方的行政长官无实权
3 . 沙皇伊凡四世颁布新法典,把全国划分为待辖区和普通区,镇压大贵族势力。这一举措
A.旨在摆脱金帐汗国的管辖B.强化了中央集权
C.使俄罗斯进入了封建社会D.扩大了帝国疆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对古巴比伦时期的租赁契约进行梳理后发现,其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对房屋的描述(房主、面积等)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租期、租金、证人、契约签订的时间等契约条款。这些契约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盛行B.避免了租赁双方的纠纷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D.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2022-03-23更新 | 1166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统计,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为数很少,国人对马克思也鲜有听闻和了解,而五四运动发生后,宣传和介绍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却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马克思的名字成为和政治势力分割不开的名字,马克思的学说成为代表新锐思想动向的强劲思潮。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揭示了救亡与启蒙间的矛盾冲突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 - 步觉醒
C.致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动摇了中国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6 .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但一部分作品通过拜占庭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并把它们译成阿拉伯文。西欧人后来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文化的。材料表明古代阿拉伯人
A.是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B.曾持续大规模地向外扩张
C.保存并且传播了古代文化D.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7 . 法兰克王国的创始者克洛维(465-511)丑陋残暴。15世纪的历史学家则称克洛维体格匀称、摄人心魄,长相完美无缺且有一头让人过目难忘的立体式长发。历史学家的描述
A.说明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受到了绘画革命的影响
C.体现了王权力量的增长D.与西方殖民扩张相一致
8 . 202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建立在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九部民事法律所确立的框架下.对原有法律条文进行吸收和精炼而成文的。据此可知《民法典》的出台
A.具有很强的实践连续性B.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旨在维护政府的权威性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2022-02-12更新 | 798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9 . 据史载,从公元630年到894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和迎送唐使的使团有19次。随同他们而来的,多则五、六百人,少则一、二百人,除随从和水手外,还有大批留学生、学问僧和各种文化技术人员。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A.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B.促进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造就了大东亚文化圈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2022-02-08更新 | 315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10 . 西周前期的统治者在构建政权合法性的过程中,主张要怀敬畏之心处理朝政,施恩于百姓。而秦始皇称统一天下的关键因素是“(自己)兴兵诛暴乱”,并未提及民众对统一的贡献与牺牲,民众只是其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而已。这一变化说明
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C.儒家民本思想受到关注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