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被奉为日本“文化之神”的菅原道真曾提出“和魂汉才”即以日本精神为主体,让中国汉代以来的智慧为己用。明治维新之后,开启了思想转变的序幕,将“和魂汉才”变成“和魂洋才”即在保留本国传统文化同时,应用西方现代技术,吸纳西方文化社会制度,促进日本的进一步发展,走上了强国之路。该材料的启示是(     
A.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的强盛B.洋才优于汉才是日本转变的根源
C.应该在变革中坚守文化自信D.只有学习西方文化才是强国之道
2 . 18世纪,英国上流社会普遍使用中式风格的艺术品来装饰饮茶的环境,以求契合茶这种东方饮品中蕴藏的异国情调。英国茶空间的布置反映出(       
A.跨太平洋贸易扩大B.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发展
C.大众消费水平提高D.商品流动推进文化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646年,日本政府颁布诏令:废除皇族、豪族个人支配土地、人民的体制,改为公地、公民,豪族则由政府发给“食封”;建立户籍和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根据租庸调制,实行统一的新税制。上述改革措施(       
A.削弱了武士集团的实力B.促成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C.推动日本庄园经济发展D.巩固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2024-02-21更新 | 720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文明的多元和交流

东北非的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1)依据材料,指出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2)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否适合古代希腊地区?说明理由。

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750—1058年)在巴格达创建了由翻译局、图书馆和科学院等机构组成的智慧宫。在历时约200年的翻译运动中,阿拉伯学者将古代希腊、罗马的大量哲学著作、自然科学著作以及波斯、印度的一些文学、史学、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例如,罗马医学家盖伦《解剖学》的希腊文原本遗失了,幸亏有阿拉伯文译本,这部珍贵的著作方得以流传下来。

天文学家白塔尼(858—929年)在希腊天文学理论基础上,根据长期的天体观测,发现地球的近日点运动,所著《萨比天文历表》传入欧洲,曾被哥白尼等科学家多次引用。

伊本·西那(980—1037年)把希腊和阿拉伯的医学思想加以总结,编成《医典》,

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欧洲大学医学教科书。

数学家伊本·穆萨(800—847年)将印度的数字和计数法引入到阿拉伯世界。12世纪时10个数字符号由阿拉伯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天方夜谭》中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后来,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3)依据材料,概述中古时期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为了摆脱主教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又要重新统治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承认城市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

(4)依据材料,概括琅城获得自治权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4-02-18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社会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其社会管理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一面。宋代文官成为皇权的代言人和地方社会管理主体。……在封建商品经济和对外弱势的双重冲击下,宋代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官僚贵族和富商豪强疯狂兼并土地,宋代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双刃剑”效应,人们为了利益的争夺,都慢慢撕去了“温情的面纱”。士大夫整夜宴饮,丝竹歌舞不断,富商大贾穿戴奢靡,僭越成风,连普通百姓也跟风效仿,相互攀比。在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面前,宋代士大夫阶层充分发挥了管理才能,通过宗族建设、家风塑造、宗教教化等主要手段,辅之以朝廷律法诏令,最终形成重德、至孝、诚信、修身的社会管理氛围。

——摘编自韦玉潇《宋代社会管理及其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材料二   建国后国家农村治理政策(部分)一览表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设置乡镇政权、取消行政村建制。合作化期间形成村社合一局面
1958全国各地纷纷撤销乡政府,建立党、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1983撤销人民公社、重建乡镇政权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村民自治进入发展快车道
2002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2005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6国家取消农业税
2008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12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2018国务院发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3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摘编自孙正、王玉坤《从“绅治”“统合”走向“数治”:乡村治理情景演变审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治理独具特色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建国后国家乡村治理的特点;谈谈对我国乡村治理的认识。
6 . 20世纪30年代, “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开创了“定县模式”(村保健员一乡保健院一县保健院”的三级卫生网),这一“全面的初级卫生保健”理念,被写入到1977年的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宣言之中,被全世界所接受。由此可知(     
A.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影响较大B.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C.中医药事业逐步与国际接轨D.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1907年的统计数据,《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之后,全国高等工业学堂建有3所,共计学生449人;初等工业学堂36所,学生有1653人;实业预科学堂23所,学生有1910人。这反映出清末教育改革(     
A.推动了人才的全面发展B.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C.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D.推动教育近代化起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16年,在中国的呼吁下,IMF实行改革,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文明倡议;2023年11月,中国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为中东和平贡献力量。据此可知,中国(     
A.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改革B.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D.外交政策得到各国普遍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1年,浙江中等以上学校的图画科让学生亲自绘制国耻地图;1933年出版的《小学地 理课本教学法》要求学生制作“割让地图”;1936年罗清桢创作的《准备武装收复失地》,则以中日地图为背景,对“东北四省”“华北五省”和“外蒙”屈辱失地进行了刻画。上述活动(     
A.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B.唤醒了广大人民的革命意识
C.推动了中国地理知识的普及D.迎合了社会变革的大众心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最新考古研究发现: “红山文化早期的彩陶器无论颜色、纹样及施纹风格,均与中原地区后同一期文化有较密切的关联;红山文化中期的彩陶图案吸收了庙底沟文化彩陶图案中的弧边三角纹、窝纹;红山文化晚期的勾连纹和磨光黑陶则来源于大汶口文化一期”。这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国家初始形态具备
C.贫富差距日益扩大D.区域文明存在交流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