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某学者概述了宋代村市(以墟市为中心)的状况,如下表所示。材料所示状况反映了宋代(     
序号概述
举办墟市被称为市合、市集、趁墟,江西、福建等地区可见许多这种名字的市集;有每天举办的市,也有隔日举办的市,一般在早上短时间内结束交易。
举办墟市的聚落小到几户的小村子,大至数百户的镇;墟市里除农民外还聚居着商人、富民和屠宰业者;墟市内有商店及旅馆、仓库;墟市分布密度最小五华里左右。
墟市的维持和管理,由当地土豪、商人这些建设规划者和租税承办人与参与保安和征税的官府双方在利害关系一致的基础上共同担负。
A.雇佣关系的产生B.抑商政策的废止C.社会阶层的融合D.商业贸易的繁荣
2 . 下表为唐代部分官员履行职责时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据此可以说明唐代(     

部门

职责

所需知识

兵部

掌天下武官选授及地图甲仗之政令

地理、数学、冶金

礼部

掌天下礼仪祭祀享贡举之政令

天文、数学、医学、农学、地理

工部

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

数学、农学、建筑、水利

A.自然科学的进步B.官员综合素质提升
C.官僚政治的发展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2023-08-04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清末教育改革】

材料一:随着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新式学堂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兴起,大举进入乡村社会。在此过程中,由于新式学堂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私塾等迥然不同,乡村社会各阶层对这种初来乍到的新生事物产生疑虑,甚至对此采取抗拒、抵制的态度,出现破坏劫掠新式学堂的“毁学”行为。......毁学事件涉及商人、士绅、普通百姓、僧侣等当时社会中的不同阶层。江苏无锡、金匮县发生的“毁学”事件中,不满官府增加米厘用于办学的米业界向群众散发传单、制造不利于学堂的舆论,影响当地民众对学堂的态度。同年在四川广安州发生的毁学事件中,原本对寺庙土地被改建为学堂不满的当地刁绅借大旱之机造谣惑众、煽动百姓“毁学”。而对于参与毁学的百姓而言,他们或许听信当时存在的某些不利于新式学堂的言论......但更多的是表达反对官府收取杂如牛毛的捐税。正如1904年东方杂志第十期所指出的那样:“故按其原因,则知愚民之毁学,固非有意与学堂为难,实由平昔官府之敲扑过甚,故藉此而一泻其愤焉”。对官僚士绅抽收捐税等经济剥削的反抗贯穿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的始终。

-肖雪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清末明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探究》

材料二:下表为1909~1910年“毁学”事件发生数目及地域分布一览表

年度“毁学”事件发生数目(起)合计(起)
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
1909年12起(浙江5起、江苏3起、安徽2起、江西1起、福建1起)1起(湖北1起)1起(广西1起)3起(山西1起、直隶2起)3起(四川3起)20起
1910年44起(浙江25起、江苏17起、山东1起、安徽1起)5起(湖南3起、河南2起)3起(广西1起、广东2起)2起(直隶2起)3起(云南2起、贵州1起)57起

-肖雪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清末明初中国乡村“毁学”风潮探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毁学”事件的背景。
(2)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毁学”事件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4-05-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4 . 下表所示为某学生搜集的不同时期部分文人对唐代藩镇的相关评价。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天下兵又动,太平竞何时......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韩愈《归彭城》
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李攸《宋朝事实》
“世言唐亡于藩镇。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顾炎武《日知录》
A.学者立场和时代影响历史书写B.上述材料均为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
C.历史研究随着时代发展而完善D.历史结论应以今日价值标准作最终判断
5 . 下表所示是美国文官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美国文官制度的发展(     
阶段时间标准
个人徇私制华盛顿到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卸任以“合格的品质和能力”为标准,看重“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社会威望”,以及对新政府的忠诚
政党分肥制从1829年安德鲁·杰克逊执政到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颁布官职作为竞选战利品,被用于犒赏政治“忠臣”
功绩制从《彭德尔顿法》的颁布至今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功绩为依据
A.说明美国文官制度设计周密B.保障了美国政府工作的连续性
C.助推了政党政治的持续改革D.受到了西方正反面经验的影响
6 . 如下表中的两则史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史料内容来源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繁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左传•成公九年》
夫齐之水道(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管子•水地篇》
A.民族交融程度日益加深B.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关注
C.地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D.治国理政突出民本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自18世纪后期起,在中国(广州)、印度和英国之间形成了一种“三角贸易”局面。下表所示为中国广州公行贸易对英国和英属印度的进出口情况。这一局面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     

从广州进口的主要货物

出口到广州的主要货物

英国

茶叶(占贸易总额的90%到95%)、生丝、瓷器、大黄、漆器和肉桂毛纺织品、铅、锡、铁、铜、毛皮、亚麻和各种小摆件

印度

南京土布、明矾、樟脑、胡椒、朱砂、食糖、糖果、药品和瓷器原棉、象牙、檀香木、白银和鸦片
A.欧洲经济加速发展B.中国市场全面开放
C.饮茶文化实现普及D.国际经济联系增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历史上的东西方茶叶贸易概况。

时间概况
唐代中国茶叶传播至西亚阿拉伯地区,西方就已经注意到中国的饮茶习俗
16世纪欧洲商人、传教士自东返,介绍中国饮茶方式和以茶待客的生活习俗,介绍茶具和其他器具
17世纪至18世纪初荷兰是欧洲最大的茶叶贩运国。荷兰成为最早开始饮茶的欧洲国家。茶叶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价格相当贵,一般人消费不起
18世纪后半期英国东印度公司支配了世界茶叶贸易。茶叶成为英国的大众饮料,饮茶之风在英国广泛流行,创造了独特的英国“下午茶”文化,这适应了英国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19世纪英国人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饮茶的流行推动了瓷器茶具、餐具等的流行。中国外销茶叶主要有红茶和绿茶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8-30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以西南、西北地区为重点,开展了一场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史称“三线”建设。下表为1963—1975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在大区域间的分配比重(%)。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时期沿海内地
总计其中“三线”地区
1963—1965年39.458.038.2
1966—1970年30.966.852.7
1971—1975年39.453.541.1
注:沿海、内地的比重数字总计不等于100,因为统一购置的运输工具等投资是不分地区的,未划入地区内。
A.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B.推动了东西之间交通状况的改善
C.意在调整工业布局提升国防力量D.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023-08-30更新 | 308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16世纪三四十年代西班牙的一些贸易措施。这些措施(       

1

由于运回西班牙的金银数量渐增,海盗活动日趋猖獗,为保护运送金银的船队和对付海盗劫掠,16世纪30年代建立护航船队制

2

1534年西班牙国王修改贸易法,规定贸易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组织商船队和防御海盗及敌人的袭击

3

1543年,西班牙国王批准塞维利亚港从事美洲贸易的商人成立商会,目的是要求商人对美洲贸易提供资助,补充贸易货船和军备
A.奠定了西班牙工业资本扩张的基础B.冲击了英国在美洲地区的经济地位
C.有利于维护西班牙的海上强国地位D.缓和了欧洲殖民大国间的紧张关系
2023-08-2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8月起点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