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下表是忽必烈不同时期颁布的诏令。这些诏令的颁布(     
时间内容
1262年忽必烈两度下令“禁诸道戍兵及势家纵畜牧犯桑枣禾稼者。”
1263年“戒蒙古军不得以民田为牧地”。
1270年“申严畜牧损坏禾稼桑果之禁”。
1274年“亦乞里带强取民租产、桑园、庐舍、坟墓,分为探马赤军牧地,诏还其民”。
1280年“敕擅据江南逃亡民田者,罪之”。
A.奠定了元朝统一的坚实基础B.体现了立国之本的适时调整
C.推动了边疆内地治理一体化D.适应了游牧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4-01-3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985 年英国不同水平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单位:英镑/周),作者意在说明(     
1985年英国收入统计表(部分)
就业收入加:儿童津贴住房津贴家庭收入补助学校免费午餐减个人所得税社会
保险费
实际收入
601421.882564.2122.68
1001415.035610.079120.96
14014---22.0712.6119.33
资料来源:英国财政部
A.福利改革仍有制度缺陷B.保障制度已经全面覆盖
C.社会福利种类日益增多D.公共福利制度日趋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康熙皇帝在与大学士等官员的一次谈话中说:当时“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约计小民有恒业者十之三四耳”。下表为安徽休宁县某地占地情况。
年代
土地占有情况
康熙四十五年
(1706)
康熙五十五年
(1716)
乾隆二十六年
(1761)
0—1亩35 户23.97%40户27.40%25户21.55%
1—10 亩82 户56.17%79户54.11%68户58.62%
10—25 亩27户18.49%25 户17.12%18 户15.52%
25 亩以上2户1.37%2户1.37%5 户4.31%
合 计146 户100%146 户100%116 户100%

——章有义《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


以上材料表明(     
A.该地情况印证康熙皇帝的判断B.该地情况反映了国家政策变化
C.清代的土地占有并未趋向集中D.清代的土地状况各地可能不同
4 .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下表是关于“夏”“秋”两字甲骨文的解读。 由此可知,文字的创制反映了(     
简体汉字甲骨文文字构造文字解读

上方的“日”代表太阳高悬;下方是一个侧面的呈半跪状态的人形人在太阳下活动,会感到非常的炎热,于是就要坐在一边休息

上方是由头、身、足组成的完整的蟋蟀的造型;下面的“火”由三峰焰形组成古人将蟋蟀当作秋天的代表;主火堆成“人”形,表示农耕之后人们对土地进行焚烧播种
A.天文历法习惯的形成B.形神兼备的书法艺术
C.华夏早期文明的发轫D.闲暇有度的农耕生活
5 . 下表为清朝时期部分县志中记录的关于玉米种植的情况,据此可知(     
文献相关记录
《分水县志》苞芦,俗呼箓谷,邑向无此种,乾隆间江闽游民入境租山刨种。
《宣平县志》宣初无此物(玉米),乾隆四五十年间,安徽人来此,向土著租赁垦辟。
《开化县志》苞芦,种自安庆来,近年处处种之。
《嵩县志》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
A.玉米已成为清朝主要粮食作物B.清政府成功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C.玉米传入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D.清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的农作物
2024-01-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完成国家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百年来,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探索出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下为某一历史阶段现代化道路的特征,据此可知该阶段为(     
总体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挥着总体指导作用
建设目标强调全面现代化
建设重点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升级
体制依托深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成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资源配置明确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对外关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24-01-10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中”的理念不断深化,如下表所示。“中”的理念延续主要体现出(     
择中建都夏代晚期都城偃师二里头都邑遗址位于“天地之中”的大嵩山地区
择中建宫早期偃师商城、郑韩故城、东汉洛阳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的宫城基本位于都城中央
择中建殿汉长安城未央宫之前殿、隋唐洛阳城之大明宫含元殿、明清紫禁城之奉天殿和太和殿
A.城市建筑技术的成熟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多元一体国家的形成D.国家认同观念的发展
8 . 1916年6月,北洋政府在北京举办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考试前颁布了颁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文官高等考试令施行细则》,对应考人的资格规定如下表,这一规定(     
必备资格:男子25岁以上,具有以下4种资格之一资格限制:有下列项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
(1)国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习修习3年以上毕业,得有文凭者。(1)剥夺公权或停止公权尚未复权。
(2)经教育部制定的外国大学或高等专门学习修习3年以上毕业,得有文凭者。(2)品行卑污,被控有案,查明属实。
(3)经教育部认可的本国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习3年以上毕业,得有文凭者。(3)受破产宣告,尚未复权。
(4)修习政治、经济、法律学科具有同等学力而。(4)有精神病或年力衰弱。
有荐任以上相当资格者,或曾经考试得有出身者,经政事堂派员举行甄录试(资格审查考试),亦可报考政治、经济、法律各项专科。(5)亏欠公款或侵蚀公款。
其他法令有特别规定的。
A.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实现了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主张
C.体现了现代文官制度的平等性D.适应了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4-01-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半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统计的是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官员知识结构情况,其中,无功名是指绿林、行伍、生意、学徒等出身的官员;旧功名是指拥有传统功名的官员;新功名是指具有新式教育背景的官员。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知识结构无功名旧功名新功名
人数2715814
比例3.08%1.71%95.21%
A.政府选材注重德才兼备B.近代化的教育基本普及
C.选官具有明显时代特征D.功名出身影响官职高低
2023-12-2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20世纪非洲文学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20世纪非洲文学(     
时期特点
最初20年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并对宗主国文学进行模仿。
20到40年代对民族历史进行回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人性运动”。
50到60年代控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暴行,讴歌独立精神。
70年代以后将对传统文化冲突的描写转移到殖民主义结束后新的社会问题的呈现。
A.体现了族群文化的多元B.将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的中心
C.强化了区域文化的认同D.折射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