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下表是二战后西方五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根据此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A.日本经济实力已赶超欧美国家B.战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实力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适时调整D.凯恩斯主义始终占据主导
2023-10-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根据《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整理的《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据此可推知(     
A.民族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安定的内外环境B.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变革积蓄了力量
C.清末“新政”改革收获良好的经济效果D.中国工业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3-01-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武昌起义时各省在职督抚的态度
在职督抚的态度督抚人数督抚表现(当时在职督抚共计24人)
弃城革职2湖广总督瑞激,湖南巡抚余诚格
光复后去职5护理陕西巡抚钱能训、云贵总督李经羲、贵州巡抚沈瑜庆、浙江巡抚增韫、两广总督张鸣歧
反正独立3江苏巡抚程德全、广西巡抚沈秉堃,安徽巡抚朱家宝
自杀与被杀4光复后自杀的督抚有江西巡抚冯汝骄和闽浙总督松寿,被革命军杀死的督抚有山西巡抚陆钟琦和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
托病解职6托病奏请开缺,而被清廷允准解职的督抚有六位:陕声、山东巡抚孙宝琦、两江三督张人骏、直隶总督陈夔龙、黑龙江巡抚周树模
清帝退位后去职4四位督抚坚持到清帝退位之后去职: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吉林巡抚陈昭常、陕甘总督长庚、新疆巡抚袁大化
由表可知,武昌起义之后(     
A.革命党人完成统一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袁世凯实现了专权D.满清督抚奔逃自保
4 . 下表中文学家所任官职反映出宋朝政治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姓 名曾任官职职权范围
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负责边防
晏 殊枢密使负责管理全国军政
欧阳修枢密副使协助管理全国军政
A.文官出任地方长官B.文官掌部分兵权
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节度使变为虚衔
5 . 下表为1862—1900年中国创办的37所新式学校的分类统计。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类别数量(所)占比(%)
翻译类821
企业专门技术类1130
军事技术类1849
A.西方学说得到广泛传播B.科技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C.教育体制日益走向完善D.学习西方以实用性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史料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86年,北京市顺义县在一部分经济发达的乡或村先行一步,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试验,使粮食生产出现了新的飞跃。下表是对该县农场劳动经营规模的统计。这一改革试验(     
1987年顺义县农场劳动经营规模统计表
A.理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B.实现农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C.适应农民分户经营的需要D.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3-03-3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不同史书中关于汉代“佣”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记载

出处

(司马相如)与庸保杂作,涤器於市中

《史记》

时以行客,货作富家,为其役使,一岁数千

《太平经》

良家以道次发俄(佣)运盐、铁,烦费,百姓病苦之

《盐铁论》

(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返)其邑

《后汉书》


A.民间手工业趋于活跃B.封建剥削日渐加剧
C.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D.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2022-12-03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化如下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化表
阶段时间理论基本观点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早期社会福利思想实行济贫制度
20世纪30—70年代国家干预主义福利理论通过国家力量加强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
20世纪70—90年代新自由主义福利理论福利私有化,反对福利国家制度
20世纪90年代后第三条路和福利多元理论强调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协调,主张福利由不同部门共同完成
A.①阶段反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要求B.②—③阶段变化基于自由主义的流行
C.④阶段适应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D.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未能得到解决
10 .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一   中央苏区时期,社会保障覆盖的对象是广泛的。如对待工人,党强调坚决贯彻执行劳动法,鼓励工人为争取劳动权益而斗争;对待贫苦农民,则采取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帮助其获得生产资料,同时组织其开展反对地主的剥削斗争;对待孤儿以及老弱病残群众,通过财政拨款、组织募捐以及创办收容所的方式加以救助;对待灾民则通过鼓励生产自教、发放低息农货等方式助其渡过灾荒;对待社会闲散人员则通过思想改造、强制劳动等方式使其自食其力;等等。

——摘编自宋学勤、肖平《始终把人民群众记在心上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保障思想》

材料二   下表是新中国初期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的相关情况

时间内容
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认真地进行对失业工人、失业知识分子和灾民的救济工作,有步骤地帮助失业者就业”。
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问题的总结及指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
1953年政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956年全国总工会颁发了《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办法》,对困难补助原则、对象、经费来源、补助办法等作了明确规定。

——摘编自余翔《论建国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央苏区时期社会保障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初期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历史作用。
2022-12-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