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西欧封建社会】

材料一   领主和封臣之间的关系很快就和土地挂上了钩。法国北部的许多骑士和贵族为领主服务(通常是军事方面的),以此换来土地。这种以某些“条件”换来的土地被称作“封地”。当骑士和贵族不再为领主服务时,领主就可以把封地收回。一般来说,封地的拥有者就成为领主的封臣,在肃穆的誓言中效忠于领主,为他服务。对领主来说,授封土地是拥有武装保卫的快捷途径。因为在那个年代里,金钱很少。土地很多。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900年左右的法国。封建主义还处在其最初的形式,只是种野蛮,原始的政府形式。但在当时,封建主义是一个用来应对时局的很有创意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它成功了。维京侵略者退了回去,偷盗行为得到惩治,贸易所需的钱币也铸造出来。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君封臣制度产生的影响。
2 . 【宗教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频繁爆发的瘟疫使业已危机丛生的社会局面更加动荡,社会出现了普遍的信仰危机。根据早期教会史家的记载,基督教徒在这个危机的时期,大力宣扬超越利己的教义,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救助行动。因此,基督教的影响迅速扩大,皈依者迅速增多。

——姬庆红《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兴起》

材料二   基督教给罗马帝国以及其后中世纪的欧洲贫苦大众,带来了尊严、生活的目标、公平感、永恒幸福。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现世所能得到的,他们只能在天国中才能获得。在现世中,人们则应该禁欲、忍耐、爱别人,勿抗恶,最好能做到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再送上去,所以耶稣从一开始就不主张反抗压迫者,他并不提倡改变现实,消除苦难,他认为受苦反而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在现世中受苦就可以到天堂上享福。

——张晓群《基督教为何能赢得古代欧洲人民的心》

材料三   当初罗马教廷和托钵僧团扶持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相信推广教育是对抗异端的有力手段。然而到了13世纪以后,欧洲几乎所有的异端思想都是在大学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无论是彼特拉克、伊拉斯谟等人文主义者,威克里夫、胡斯、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还是哥白尼,布鲁诺、塞尔维特等具有新思想的科学家,都是从欧洲的大学中吸取最初的精神养料的。有些人甚至把大学当作反对教会的坚固堡垒。

——赵林《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文化教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发展迅速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上所产生的影响。
3 . 近代以来人们思想变化剧烈。有人认为,古代希腊罗马是黄金时代,从未被超越;但也有更多的人称,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每一代人都比先辈过得好,就长远而言,全人类都会走上共同进步。这种进步的观念形成于下列哪一时期(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2023-04-10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C)
4 . 下图(图3)是1515年丢勒创作的木版画,其原型是一只从印度被运送给罗马教皇的军牛,这是欧洲自从罗马帝国以来第一只活的犀牛样本。而在意大利,人们正以极大热情发掘古罗马的建筑与雕像。古物的再现振奋人心,不过丢勒从未能亲眼目睹这头犀牛,因为它不久在意大利死于一次海难。由此可知(       

《丢勒的犀牛》

A.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B.新航路的开辟造成了物种的灭绝
C.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相互影响D.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
5 . 元青花中的重要图案——藤曼最早来自古埃及,后来传入希腊、罗马,此后这种图案也融入伊斯兰文化,而阿拉伯人很喜欢白色和蓝色,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中国元朝诞生的青花瓷器大量采用了这种白底蓝色葡萄藤的图案。元青花的形成反映了(     

A.元朝商品经济繁荣B.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战争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世纪末开始,美国的工业革命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加之美国幅员辽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与出现大量过剩人口的欧洲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美国的矿山、铁路、制造、建筑等行业急需大量熟练技工和廉价劳动力。美国铁路公司为了出售铁路沿线的大量土地,大企业为了招募所迫切需要的劳动力,纷纷在欧洲各国设立代理机构,一方面大肆渲染移民获得廉价土地和经营家园的美妙景象,另一方面广泛宣扬美国就业机会多、工资高的优越条件,以广招劳动力……形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移民高潮。

--摘编自陆月娟《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   据统计,1860年至1890年,美国国内对各种科学技术领域的发明所发出的专利许可证有44万个左右,在美国重大科技发明中有许多是由外来移民直接带来的或创造的。在外来移民中,有很多来自欧洲、亚洲的熟练技术工人和富有生产经验的农民,且外来移民大多具有开拓冒险精神。因此,外来移民的涌入为美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美国生产技术革新和生产力的提高。如“美国制造业之父”斯莱特就是一位外来移民,美国最早的新型纺纱机就是他制造的。

---摘编自傅捷、胡晖《试论外来移民对美国近代经济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人大量移民美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来移民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移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7 . 截至1935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各佛教寺院有116个,神道(神社)有70个,基督教会堂有49个。日本佛教教派的9个宗派在中国东北宣传布教近600人。日本这一做法(     )
A.加强了对中国的文化渗透B.改变了佛教在中国的地位
C.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转型D.增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8 . 霍布斯认为,保存生命是首要的善,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全;洛克把自我保全的要求细分为对人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保护;卢梭认为,只有通过契约形成公意,重新创造一个社会环境才能使人性逐渐臻于完美,使人重获自由。这三者的思想(     
A.都是法国启蒙思想的典型代表B.都体现了社会契约论思想
C.都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理论成果D.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文化运动期间,学衡派被称为“新派中的旧派”。他们有留美背景,其知识结构完全是现代的,但文化关怀却是古典的,以守护中国文化本位为己任,他们试图将中西古典传统融合、将新旧之学贯通,与胡适这些启蒙知识者展开激烈辩论。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使国人受到新思想洗礼
C.在文化继承上存在激烈交锋D.难以调和中西文化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铁农具出现之前,中欧和西欧等地茂密的森林几乎难以逾越,这些区域农业出现较晚;由于粟和高粱在雨林不能很好生长,非洲农业也长期局限在大草原。这表明(       
A.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B.文明交流有助于农业产生
C.各区域农业发展类型各异D.自然环境阻断了农业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