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16 道试题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里指出:“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在战国、秦、汉时期就被打破。然而东汉以来的士族门第到魏晋南北朝时,其地位几已成为‘变相的封建,……它是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一定的条件向皇权政治转化,向皇权政治回归。”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官僚政治体制的渐趋瓦解B.以官举士的方式不利于政治清明
C.封建割据势力的日益膨胀D.门阀政治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2 . 1914年8月1日,德皇威廉二世宣称:   “当国家投入战争时,一切政党应该停止争吵,我们大家都是兄弟。”同年10月15 日,马克斯·韦伯在信中说:   “这场战争尽管极其可怕,但还是伟大的、了不起的。它是值得去体验的。”据此可知,德国挑起大战的原因在于(     
A.社会学家的极力鼓吹B.极端民族主义的膨胀
C.地缘政治扩张的野心D.工业化提升军事实力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1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社会经历了一场多方面文化知识的复兴,这种知识活动的激增在12世纪达到了高潮。日耳曼人的入侵使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大陆几乎泯灭,但幸运的是古典文化的丰富遗产被修道院的修士抄写保存下来,许多修道院都设立图书馆来保存这些书籍。基督徒收复西班牙之后,大批知识者开始翻译和研究阿拉伯人的著作。西西里国王祖孙三代对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命令学者完成了大量翻译工作。   “12世纪的文艺复兴”正是从这些源泉中获得了生命力,成为西欧学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李艳玲《西欧中世纪的大学与社会》

材料二 永乐五年(1407),明成祖朱棣应馆臣之请,为《永乐大典》题序,曰:   “逸秦有燔禁之祸,而斯道中绝;汉兴,六艺之教渐传,而典籍之存可考,由汉而唐,由唐而宋,其制作沿袭,盖有足征;然三代而后,声明文物所可称述者,无非曰汉唐宋而已。洪维我太祖高皇帝,膺受天命,混一舆图,以神圣之资,广述作之奥,兴造礼乐制度,文为博大悠远,同乎圣帝明王之道。朕嗣承鸿基,动思缵述,尚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

——摘编自(明)朱棣《永乐大典》序

材料三 1990年5月,   《中华大典》的编纂被批准立项,这部新型巨大类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出版工程。历代类书,因受时代或观点局限,应收而未收的典籍不少,   《中华大典》无论在资料收集方面,还是在成书的规模上,都将大大超过它们,并且尽量收入经过整理的古籍版本和考古学的新成果,以及散失在国外的珍贵典籍。   《中华大典》参照现代科学的分类方法,将内容尽可能纳入现代科学分类体系之中。新中国建国以来,对古代文化典籍在版本的选择、校勘、标点等方面有很大提高,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编纂《中华大典》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摘编自宋应离等《中国当代出版史料》

(1)根据材料一指出“12世纪的文艺复兴”产生的“源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明成祖编纂《永乐大典》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大典》编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大典》编纂的意义。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国家纷纷响应,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伦敦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后来战争使英国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稳定地位也发生动摇。1931年9月20日,英国宣布废除英镑金本位。资本主义各国高筑贸易壁垒,实行纸币流通制度,出现英镑区、法郎区、美元区等货币集团,加大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分割局面。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的主导者。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逐渐成为中国战时大后方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原先汇集于上海及其他东中部城市的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迁往重庆。极盛时期,重庆的金融机构达到160多家。其中,四大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还在重庆设立了联合征信所,为四川和大后方其他各地工商业提供经济信息和咨询服务。1937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四行内地联合贴放办法》,批准重庆成立贴放委员会。193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修正经济部小工业贷款暂行办法》,向纺织、制革、造纸等小工业提供贷款。然而,抗战胜利之后,随着国民政府和外来工业的回迁,重庆就失去了大后方经济中心的地位。

——摘编自刘志英、张朝晖《现代化视野下的重庆金融1840-1949》

材料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开放的浦东不仅打好“世界牌”,更注重打好“长江牌”   “中华牌”,承担起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动长江流域共同发展的重大使命。浦东大力引进国际领先的企业、机构、项目和技术,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体,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截至2019年,浦东外资企业累计注册23871 户,占全国4%,累计获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327家。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经原浦东和南汇网区合并,行政区划面积从初期的532.75 平方公里扩大到1210.41 平方公里,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也不断跨上新台阶。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区,浦东大力推进重点发展片区产业转型,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摘编自钱智、金嘉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伦敦国际金融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突出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金融中心演变的认识。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5 . 1979年,新加坡政府提出进行“第二次经济革命”,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建立高技术与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以后,又逐渐将发展经济的重点转向国际通信、金融等服务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多元化的国家。由此可知,新加坡的新兴工业化模式(     
A.成功复制西方工业化经验B.得益于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C.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D.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18世纪的法国,作为金融巨子的包税人、银行家,同时还掌握着许多公司企业和大批房产。银行家克拉维埃和马雷办了人寿保险公司;大金融巨头佩里埃是巴黎供水公司的主人,同时在马赛拥有榨糖工场和炼油工场;总包税人弗朗盖依同时是手工工场主。这一现象揭示出当时的法国(     
A.金融寡头控制了经济命脉B.大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C.工业发展受制于金融资本D.垄断集团干预国家政治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征服者威廉(1028-1087)入主英国以后,积极引进罗马法和教会法规,凡精熟罗马法和教会法者,皆被择为王室之顾问。1145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罗马法教师瓦卡留斯应邀到牛津大学讲授罗马法,开创英国研究罗马法之风。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全面复兴了罗马法B.利用罗马法加强王权
C.逐步确立大陆法系D.调和王权与教权矛盾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位于巴勒斯坦的耶利哥古城地区,早期居民约有2000 人,人们利用约旦河谷平原上的水源,种植了大麦和小麦。公元前7000——6000 年间,当地居民在他们圆形居室周围用雕琢规整的石块垒出城墙和望楼,耶利哥古城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带有防御城墙的城镇之一。这可用于佐证(     
A.中东地区是大麦和小麦原产地B.耶利哥古城城市功能分区合理
C.耶利哥古城最早出现定居生活D.巴勒斯坦是重要的文明发源地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9 . 1948 年底,英国外交部的一份文件称,英国的最佳政策是“留一只脚在门内”,和中共建立“事实上的关系”。1950年1月6日,英国承认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派胡阶森为临时代办。北京1月9日复电表示愿意同英国建交,接受胡阶森作为英国代表来华谈判建交问题。英国认为“双方换文本身已构成了外交关系的建立”。这表明(     
A.中英两国已经正式建交B.英国放弃了意识形态对立
C.中国灵活处理大国关系D.中国调整了“一边倒”政策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84年《点石斋画报》报导:   “安徽宁国府属旌德县,于前月上旬,有盗二十余人,明火持械,入署肆劫,门役、更夫以及内眷,当之辄受重伤……数日内,前后获到十八名。一经研讯,立正典刑。惟熊令(熊祖诒)以名进士现宰官身,忠厚宅心,洁清励行,反遭横祸,真事之不可解者已。”这一报导(     
A.如实记述了这一事件的原委B.表明政府加强了舆论宣传控制
C.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渐激化D.突显了清政府法律制度的严苛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