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黑死病晚期欧洲人口大量减少,物资供应充裕。由于劳动力奇缺,劳工报酬大幅提高,农民和农奴纷纷离开了庄园,部分农奴通过起义来争取自己的自由。这说明,该学者认为黑死病(       
A.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B.使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
C.推动文学革命的出现D.冲击了教会的专制统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其中的前三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的自身发展而言;后两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而言。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及其深远影响,正全面贯穿了这五个突出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家国观”“中国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天下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

——摘编自江林昌《中华文明史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文明的特性”提炼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可以就中华文明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阐释,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宗、宋真宗规定:“主人对待奴婢,不得私自黥面,擅杀”;宋仁宗行五等户籍制,佃农、奴婢、商人等以往的贱民,均为编户齐民,对于奴婢生命权受到侵害的个案,责令“差人检验”,增设检验签署死亡报告的规定,依法约束奴婢的雇主。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对社会的控制不断加强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民众法律意识增强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以“识字”为中心任务,各地编制诸多“识字课本”作为临时性教材,这些课本的内容、用途以文化教育(识字)为主,并适当结合政治教育,还直接规定民众识字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这一运动(       
A.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
B.利于构建新社会的价值观念
C.构建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2024-03-24更新 | 98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A.户籍管理松弛散乱B.实物折算银两征税
C.地主赋役转嫁佃农D.赋役变革摊丁入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发现,位于辽西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约公元前2000~前1500年),以鬲、甗、鼎为代表的三足器占据了陶器群的主导地位,个别器物还发挥着礼器的作用,与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同类器物相似。该考古发现(     
A.印证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均衡发展B.说明文化融合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C.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D.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调琴啜茗图》中的贵妇人眉毛弯弯,肌肉丰满,形态艳丽多样。宋《撵茶图》画中则突出对场景的描绘,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画面。这一风格变化反映了(       

《调琴啜茗图》(局部)                    《撵茶图》(局部)

A.商品经济持续繁荣B.审美观念根本改变
C.儒家思想深入发展D.制茶技术水平提高
8 . 【中华文明与文化自信】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请选取中国某一朝代或某一时期,围绕“中华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1-29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 世纪初随着西进运动的开展,美国东部地区出现男性劳动力匮乏问题,于是女性成为工厂首选,尤其是年轻未婚女性构成了棉花产业劳动力。在19世纪20年代中期的新罕布什尔州多佛制造公司中,所有工人中有89%是女性。工厂支付的工资一般高于家庭生产和家政行业,对于渴望经济自由的女性产生巨大吸引力。纺织工厂中,男性占据着所有管理类的职位,以及作为熟练技工负责修理工作,女工则负责操作纺纱机和动力织布机。纺织女工的劳动力便宜得多,在固定的工资结构下,女性通常只能挣到男性工资的45%到50%。在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女性劳动者于 1844 年组织了洛厄尔女劳工改革协会,为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短的工作日而奋斗。

—据(美)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等整理

材料二

—摘自《平等 发展 共享:新中国70年妇女事业的发展与进步》(2019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释 19 世纪美国纺织女工面临上述境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成就。
2024-01-23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活跃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学派将通货等价于财富,鼓励国家开展对外贸易以实现财富积累:后期的重商主义代表约翰·罗(1705),主张发行更多的通货,促使贸易更加繁荣。这些理论的提出(     
A.促使了全球新的货币体系形成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C.推动了欧亚贸易网络开始出现D.导致了欧洲价格革命的发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