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09 道试题
1 . 秦地既定,汉朝统治者“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诛羌灭两粤,番禺以至蜀南者,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这些举措旨在(     
A.加强边地治理B.减轻民众负担C.尊重当地习俗D.推动地方发展
2 . 质日是秦至汉初间要记录公私事务的一类文献。睡虎地汉简《质日》记录了越人(人名)担任安陆县官佐期间县内官蜀及乡亭吏员的任职情况,记录还多有与“田”相关的事务,还有较多关系到国家对民众赋役的掌握和管理的“算”与“定算”的记载。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秦汉时期(     
A.官员选拔与管理机制B.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C.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户籍制度与赋役征收
3 .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说:“要想劝日耳曼游牧者去耕种土地和等待一年的收成,那是很困难的。而且他们还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作者意在说明(     
A.游牧民族的迁徙阻碍农耕文明发展B.外来民族的入侵影响中西历史走向
C.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导致尚武文化D.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社会制度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古籍中有关中国农业起源传说的不同记载。这些记载可用来例证 ”(     
“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以省杀生”
“昔烈山氏(炎帝)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
“(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
“后稷(周人始祖,名弃)教民稼穑”
A.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性B.中华文明起源的本土性
C.史前学术领域的包容性D.早期文明发展的渐进性
5 .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注:“二年”指吕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规定,在干道上每隔十里设置的“邮”,是由十二个邮人之家组成的小型聚落,在从事耕作的同时,轮流当班负责文书传递。邮人随时待命,收到中央政府发出的重要文书和紧急文书后立即以步行方式传递至下一站。据此可知(     
A.文书行政有利于社会治理B.邮驿制度加强了边疆控制
C.人口迁移推动了经济发展D.干道建设增加了财政负担
6 . 秦汉时期,人们习惯把家族、宗族视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单位,对“以族举德,以位命贤”也有更大的接纳度。给官僚子弟以入仕特权,人们觉得那是人之常情;屡出贤官的家族,被认为能继续提供德才兼备的子弟。由此可知当时(     
A.官僚政治尚不成熟B.宗法制度仍在延续
C.门阀士族已经形成D.察举制度形同虚设
7 . 春秋战国时期,“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成为各诸侯国的共识。例如燕昭王“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秦孝公也曾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这些现象(     
A.打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B.源于社会层级之间流动渐趋强化
C.促使平民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春秋时期的大国,大多崛起于边地(如下表)。这说明(     
晋国“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与之邻,狄之民实环之”“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四海,以属诸夏”
秦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A.民族交融推动了疆土拓展
B.政治危机冲击了分封制度
C.王室衰微导致了大国崛起
D.华夏认同巩固了统一格局
9 . 鲁文公四年(前623年),卫国的宁武子到鲁国聘问,文公为他赋《湛露》,宁武子不辞谢也不赋诗作答,反而对文公曰:“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对着太阳,南面而治),诸侯用命(效劳听命)也。”这反映出当时(     
A.外交礼仪受国家实力影响B.礼乐观念仍具现实影响力
C.士阶层文化素养普遍较高D.治国理念愈加注重务实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大汶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墓主人手握獐牙勾形器的现象。从墓葬发掘的情况看,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数;并且和其他墓葬相比,有獐牙器的墓葬,随葬品都是比较丰富的。这可以用来说明大汶口文化(     
A.贫富差距尚不明显B.手工业高度发达C.阶级分化较为突出D.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