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绘制了以下时间轴,以呈现对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认识,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时间轴,同学们展开讨论。

时间轴一   从农业革命到信息革命

时间轴二   三次科技革命

——改编自《人类科技创新简史——欲望的力量》

(1)有同学建议对“物质传输”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交通工具的动力作出标注,请将图示交通工具与其动力相匹配。(填涂字母)

交通工具

动力

A蒸汽动力

B畜力

C电力

(2)有同学对“信息传递”中④处的时间节点提出异议。该同学认为此处忽略了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显著贡献。“中国人”应指(     )(单选)
A.东汉班固B.北宋毕昇C.元朝郭守敬D.明朝宋应星
(3)绘制组提供了相关材料。以说明绘制依据。据此,关于这一发明的历史影响,以下说法合理的有(     )(双选)

随着1454年(德意志人)古登堡版《圣经》的发行,广大学者获得了可靠和标准的《圣经》,能够对《圣经》进行讨论,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催生文艺复兴萌芽B.促进宗教改革运动
C.加速人们思想解放D.宣扬自由民主思想
(4)时间轴二的分期,与时间轴一有显著不同。该学者的分期方法意在强调(     )(单选)
A.人类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刺激作用B.科技革命成果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C.科技创新催生新材料涌现和使用D.科技发展促进现代交通体系完善
(5)关于科技发展历程,以上两幅时间轴都没有呈现(     )(双选)
A.农业、工业和信息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价值
B.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双刃剑影响
C.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交流的重大意义
D.科技进步的空间特征及其变迁
(6)时间轴是呈现历史认识的有效载体。基于以上学习过程,概括时间轴绘制突出的关键要素。
2024-06-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杰出人物与时代发展。

人类历史,群星闪耀,杰出人物的成就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1)根据提示,将下列图示中的杰出人物与其所处时代及影响匹配

(2)将下列图示中的杰出人物与其成就相匹配

(3)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与发展中,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前后承继。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4)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为例,简要说明杰出人物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023-06-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3 . 1948年秋,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都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也进入最后的战略决战阶段。如图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中的一次战役示意图,这次战役后(     

A.东北地区实现全境解放B.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C.国民党军主力丧失殆尽D.中国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2024-06-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这部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文件确立了什么原则?根据该文献,美国总统拥有管理国家的哪一方面的权力?
(3)材料三的内容明确提出了什么原则?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哪一文献与该原则相一致?
5 . 如图为某学者绘制的示意图,它以不断缩小的地球为构图主体,辅以时间轴与必要的文字说明。该图最适合用来说明(     

A.科技革命的意义B.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C.殖民主义的罪恶D.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某同学在探究《中外历史纲要(下)》某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内容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 .请你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该同学制作的示意图推知其探究的主题。
(3)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理念的初步实现。
2024-05-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相继发起贸易战、科技战,进行逆全球化和“脱钩”,妄图把中国踢出世界经济科技产业链,阻止中国继续发展,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材料一

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图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和图1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是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新的通信媒体已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材料相关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成果,并简说明它们是如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
(3)面对美国的逆全球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024-04-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巴黎和会三个实际操纵国英、美、法对德国和苏俄的态度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此次会议达成的共识是(     

A.反对苏维埃俄国B.提升欧洲地位
C.认可美国的领导D.彻底削弱德国
9 . 人类社会创新求变,不断进步。

材料一   农业的起源带来人类居住模式的改变。农业活动创造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及储存,推动了人口增长。农业促使劳动分工、导致商品交换,对阶级、法律、宗教、文字、城市与国家的出现等有积极作用,成为文明诞生的重要基础。农业起源使人类完成了从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质的飞跃,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伟大创新。

——摘编自李小强《农业的起源、传播与影响》



材料二   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西欧工人运动没有形成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自觉的实践,因而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用于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就成为那一时代思想理论发展上的迫切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加无产阶级的实际斗争,在斗争中逐步确立无产阶级立场,他们不断地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中汲取营养。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把唯物主义推广到了人类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共产党宣言》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最终发展方向。

——摘编自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

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

时间

大事记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倡议,10月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到2021年12月,亚投行已有105个成员
2017年2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此后又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社会发展委员会的决议中
2019年5月中国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示意图,指出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及其培育的农作物。依据材料一简述农业起源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
(2)概括材料一时间轴所列事件的主题。任选一个事件,结合所学说明该事件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表现。
(4)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贡献,并谈谈你对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024-03-1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图中柱状高低代表了各国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如果给该图加一个说明,合适的是(     
A.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经济实力对比示意图
B.马歇尔计划受援国接受援助相对数量示意图
C.“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费开支数量对比图
D.世界反法西斯成员国军事实力对比示意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