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百年党史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百多年以来,召开了多次重要的会议,某校历史社团围绕“百年党史和民族复兴”主题展开了研究。

(1)小明同学搜集并整理了以下重要会议,请将其填写到时间轴中相应的正确位置。(填写字母)
A.中共七大B.遵义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一大E.中共十九大F.中共八大

(2)请将下列会议与召开的地点正确配对。
地点
会议
A.西柏坡①中共一大
B.延安②中共七大
C.上海③七届二中全会

(3)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这一讲话的历史背景是(       )(单选题)
A.解放战争胜利在望B.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C.北伐战争顺利推进D.土地革命即将完成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摘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历史意义?
(5)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下列各项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单选题)
A.“两弹一星”发射成功B.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综合本题信息及所学,“百年党史”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请简要说明。
2024-04-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2 . 四、西方政治制度之演变

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



1.根据如上图所示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排序。(填写字母)
D——_____——_____——_____
2.C制度背景下的西欧,占统治地位的主要是三股势力:一个是西欧社会的精神统治者,一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还有一个是实际掌握地方实权的贵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指的是(     
A.国王B.基督教会C.庄园主D.城市贵族
3.“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丰盛的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古代希腊城邦B.西周诸侯国
C.中世纪西欧庄园D.印度种姓制度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其制度构建可追溯于(     )时期。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5.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 ______。(双选)
ABCD

美国《独立宣言》

杜宏宇《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
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
1787年美国宪法
6.“(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D.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7.下面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处应分别填上(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南北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C.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D.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
8.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在下图的问号处填写你概括的时代主题(                  
A.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起来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022-11-1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3 . 制度创新

古往今来,各国不断创设新制度以改进国家治理。

(1)请将下列制度与其创立的朝代逐一对应。
朝代

制度
①周朝A.郡国并行
②秦朝B.分封制
③汉朝C.行省制
④元朝D.郡县制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从中古时期到近代,西方制度亦不断发展。

(2)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双选题)
A.封君封臣制度B.君主专制制度C.民主共和制度D.庄园与农奴制度
(3)(17-19世纪,英、美、法革命后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恰当内容,填入表格中。(填写字母)
政治
制度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不同共和制度
相同
A.封建制度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君主立宪制D.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4)1789年,法国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这些原则源自于(       )。(单选题)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5)20世纪初,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单选题)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综合本题信息及所学,分析近代以来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原因。
2024-04-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4 . “苏伊士运河回眸”2021年3月,一艘大型集装箱货轮,经埃及苏伊士运河时发生事故,导致河道堵塞。苏伊士运河及其历史再次引发热议。
(1)埃及苏伊士运河所在地区,历史上曾被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统治,这些帝国有      等。(     )(双选)
A.罗马帝国B.俄罗斯帝国C.印加帝国D.阿拉伯帝国

(2)苏伊士运河开通前,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欧亚航线开辟于 。(     )(单选)
A.9-10世纪B.12-13世纪C.15-16世纪D.17-18世纪

(3)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欧亚航程,共重要性与埃及的命运乃至国际格局的演变紧密相连。将下列选项对应到时间轴的相应位置。(填涂字母)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雅尔塔体系                      E第二次工业革命            F帝国主义

(4)英国首相曾宣称:大英帝国是在没有外来压力下,自愿放弃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他们。这一说法能否解释英国放弃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的原因?依据上述图表,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史论一致,逻辑清晰。)
2023-12-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工业革命的扩展
率先迸发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成为一场蔓延至全球的技术和经济变革,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1)下列是小蒋同学以“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为主题设计的表格,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A.英国
B.德国
C.汽车
D.机械制造
E.工厂
F.垄断
G.火车
H.化学工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生时间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
标志技术蒸汽机电力技术和内燃机
交通工具汽船、①电车、⑤、飞机、拖拉机等
新兴工业炼钢、纺织业、采煤、②、铁路运输等石油工业、电力工业、⑥等
发展趋势发生在③,再向欧美和其他地区扩张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以美国和⑦最突出
生产与管理方式出现了大机器生产和④资本和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⑧组织

狄更斯(18121870)在《艰难时世》中如此描述一座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刷成深紫色。”


(2)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17世纪末的英国B.18世纪初的美国
C.18世纪中的俄国D.19世纪中的英国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祝贺乾隆80大寿。使团带来的礼物有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和地球仪等,却遭冷遇。当时马戛尔尼邀请接待重臣福康安观赏英国火枪兵演习,但福康安“意颇冷淡”,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


(3)马戛尔尼访华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福康安对火枪兵演习“意颇冷淡”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工业革命的扩展”?
2023-09-1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走向世界的中国

自秦汉以来,中国逐步走向广阔的外部世界,构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对外交往史。


(1)请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     
A.早期西学东渐
B.甲午战争
C.加入世贸组织
D.开眼看世界
E.佛教远播日本、朝鲜
F.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G.重返联合国
H.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
(2)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中国商品有(     
①丝绸②青铜器③瓷器④烟草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在13世纪前到15世纪前期的两百年内,欧亚大陆上,中国与欧洲的直接联系被打通,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A.蒙古帝国的建立B.奥斯曼帝国的建立
C.新航路的开辟D.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4)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5)下图为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图片上方英文为“年度人物”,下方英文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结合所学,从内部与外部的视角,你认为《时代》杂志视邓小平为“中国新时代的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2023-05-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公园的历史记忆。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都是晚近才出现的事物。

材料一   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曲线(17001959年)

   

材料二   在英国,利物浦市是第一个建造具有“市政公园”性质公共绿地的城市。面对居住拥挤、房屋破败、通风不良的生活环境,利物浦市政府向英国议会提交了议案,计划利用利物浦市的公共税收,在郊区建造一座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1843年,英国议会批准了这一议案,其建设公园的目标是给予市民“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张卫良《英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创新与特色》

材料三   1626年建成的法国皇家药用植物园,后来演变为侧重自然研究的皇家植物园。1793年,它被国民公会改组为国家自然博物馆,增设了动物园和图书馆。

——据百度百科·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词条

材料四   本埠之有公家花园(外滩公园)也,造之者西人,捐款则大半出自华人。西人于造成之后,名之曰公家花园,以见其大公无私之意。然名则为公家,而其实则仍系私家。

——《申报·论华商函致工部局请准华人得共游公家花园事》1885年12月8日11版

材料五   (德国的帝耶园)列建德国历代名君之石像。主像之旁,别建大臣大将之副像相从……匪特于国民卫生与娱乐有益,且于国民教育上,乃至风致上,弘大影响焉……新兴之我国,曷不仿其意而为之。

——黄以仁《公园考》1917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欧洲近代公园出现的原因。
(2)对比前三则材料,材料四和材料五中近代中国人对公园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不同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公园的出现与扩展?
2023-05-19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等级班)
8 . 汉朝在政治制度上大体继承了秦朝,同时又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学习小组为了厘清这一过程,找到了如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   三公称曰冢宰,王者待以殊敬,在舆为下,御坐为起,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

——范晔《后汉书》

材料二   武帝从贤良文学或上书言事的人当中,先后拔用了严助等人,在他们的本职以外,另给侍中、常侍等加官,让他们出入禁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与大政……武帝还用宦官为中书,掌尚书之职,比用士人更为得心应手。这些人在皇帝左右,逐渐在宫内形成一个决策的机构。

——吕思勉《秦汉史》

材料三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名,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指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范晔《后汉书》

注:《后汉书》为南朝宋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述东汉史事的史书。吕思勉编写的《秦汉史》成书于1947年。

1.根据三则材料,概括从西汉到东汉这一时期丞相与尚书的地位的变化过程。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022-12-0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转型时期。此前中国社会是血缘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此后转向地缘社会,进入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

1.社会转型时期,“士人”尤为活跃,出现百家争鸣。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①、礼、义
孟子 人性本善、② 、民贵君轻
法家 集权、法治
道家 老子与庄子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④
2.社会转型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皇权与相权的博弈。概述汉朝皇权与相权的博弈的史实。
3.春秋战国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是那个流派的思想?试分析其原因,并简要阐述思想与时代的关系。
2022-11-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上海·模拟预测
10 . 从民族独立到新兴国家的发展。

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国家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1)根据提示,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阅读下表,归纳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
亚洲国家/区域内容
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民族党实行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民族独立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3)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有(三选)
A.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势力,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传播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亚非拉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武器   
D.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
E.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战后亚非拉涌现出大批新兴国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曲折坎坷。以下材料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之匹配的选项有(双选)
最近几十年,最大和最重要的成就是很大一批民族和国家摆脱殖民的和外来的统治而独立。……但是,外国和殖民统治的残余痕迹……和各种形式的新殖民主义仍然是阻挠其获得彻底解放和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国际大家庭是不可能取得均匀和平衡的发展的。

——节选自《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1974年)

A.新旧殖民主义的影响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人口膨胀和环境恶化   D.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2022-08-08更新 | 238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