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材料一中“文明蒙尘”的典型例子。列举1840—1900年间的重大史实(除洋务运动外),实证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列举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纪念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

——摘编自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中国邮政发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邮票(小型张)


(邮票中文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材料三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2014年12月13日落成)铭文(节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一纪念馆最有可能建在哪座城市?指出该纪念馆正前方广场草坪这一设计的寓意。
(2)材料二中纪念邮票展现了牢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的时代寓意。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在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中的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卅万亡灵,饮恨江城”的事件名称及爆发时间。分别以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各一个战役说明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英雄气概。
(4)如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你认为哪一句最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5)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作为现代中学生你会怎样践行抗战的精神?
2019-11-12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的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2018-01-09更新 | 21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4 . 一百年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场革命,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加盖“中华民国”后使用的清代邮票

材料二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政院行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材料四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某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我国1911年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的标志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4)结合材料四概括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这场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诗:“中山奋起卫……叱咤风云革命章。首义武昌摧末帝,共和民主屹东方。”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_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指出材料一诗中提到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作用。
2019-11-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2019-01-30更新 | 5486次组卷 | 125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
B.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C.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
D.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生活在外国列强殖民印度时期。他立足于印度现实生活,将印度人民凄惨的生活细致的刻画出来。同时,他也希望这些作品能促进印度下一代思想的觉醒。在创作技巧上,泰戈尔既继承了传统民族文学的特点,同时又大胆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1913年,他因孟加拉语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两次访华,受到不同的待遇。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推崇以及对西方的批评,让梁启超等人深受鼓舞,坚定了他们回归本土文化的主张。而陈独秀等人则提出了批评,理由大致是:我们在东方文明下受尽了苦,泰戈尔维护这些腐朽无用的东西,我们只好反对他;泰戈尔要废除民族与政治,用灵魂的安慰来取代,是逃避现实……

2011年5月7日,来自世界各地一百多位专家学者聚集在北京,共同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

——摘编自《中国知网》相关论文


(1)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说明泰戈尔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访问中国所受不同待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简析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9 .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宣布废弃所有婚姻承诺使得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战争的疆场。一名叫瓦伦丁(Sanctus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刑架。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Valentinesday”,用以纪念为有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此材料反映
A.罗马帝国时期不断发动对外战争
B.罗马通过对外战争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C.罗马法没能保护罗马公民的自由
D.罗马的基本法遭到破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性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

——节选)

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