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5 道试题
2024高二下·北京·专题练习
1 . 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④③①②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选择题汇编——世界史(北京专用)
2 . 文化的差异与消弭

材料一   考古学视野下秦与东方六国的差异

类别六国秦国
①铜陶器物演变连续性战国中期发生断裂
②墓葬等级序列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
③城址等级序列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1)结合所学,推断导致类别①在秦国发生断裂的重大事件,说明②③差异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面临如何对待各地区不同文化的问题,秦以吏、法、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社会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由此,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在东方政策问题上,秦始皇想快速实现文化统一、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结果都不成功。这个时候,第三种方案登台了,这就是儒家学者提出的“德教”。因此,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西汉“在文化上结束战国”的历程。
2024-06-06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大明律》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B明朝将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便于优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活动
C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征银存在近两千年的人头税被废除
D清中期更定保甲法,设牌长、甲长、保长三长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A.AB.BC.CD.D
2024-06-06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中华”一词大体起源于魏晋,最初用于天文领域。后统治者借用为宫门名,如后赵“西中华门”、北魏“中华门”、南朝梁“东、西中华门”等。而后,不论南朝北朝,“中华”作为“中国”的另一名号逐渐使用起来。由此可见,“中华”一词的使用(     
①表明其使用范围扩大   ②标志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③反映其内涵不断丰富   ④折射出南北朝文化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6-06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5 . 如图为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的人面纹方鼎,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器身外如表周饰半浮雕人面,人面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禾”字为一株结有丰硕稻穗的禾杆,因此也被称为大禾方鼎。这反映出(     

①商代的青铜器多数出土于殷墟   ②半人半兽鼎浮雕体现图腾崇拜
③此鼎与农业生产有紧密的关系   ④人面纹鼎是最早的青铜器之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6-05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6 . 如图为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
①卫城反映出了城市具有防御和宗教等功能
②哈德良所加城墙表明雅典受马其顿控制
③设市场表明城市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
④下城的布局体现了城邦政治的某些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5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观察下方《世界范围内早期四大文明分布图》。图中信息表明(     

A.农业和畜牧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B.早期文明同时产生于北纬30度
C.多元起源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特点D.早期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8 .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发展和民族交融、活跃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说法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南北面官制促进女真族与汉族民族交融
B.榷场互市贸易加强宋与辽夏金经济往来
C.迁都燕京实现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管理
D.招抚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
2024-06-03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产生图中波兰领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关注其西部边界安全B.美国霸权主义的直接作用
C.北约成立后积极对外扩张D.第一次柏林危机导致变化
2024-05-31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51年英国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大不列颠10岁以上人口1576万,就业人口达709万,其中妇女就业人口243万,占总人数的34.3%。而其中纺织业更是妇女的天下,据统计,棉纺业占56.4%,毛纺织占69.5%,丝织和麻织业占70.5%。这说明(     
A.资产阶级民主强调了男女平等的权利
B.英国丝织业和麻织业水平高于棉织业
C.第一国际推动了英国女权运动的兴起
D.机器化生产推动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2024-05-27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