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92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58次组卷 | 12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不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2024-05-01更新 | 136次组卷 | 5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43次组卷 | 117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41次组卷 | 20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取代皇权政治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确保政权稳固D.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2024-04-07更新 | 66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024-04-07更新 | 355次组卷 | 6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和那时其他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发生18世纪的产业革命;如果没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气化时代在19世纪就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那么,电子和原子时代的到来就不可能在20世纪变为现实。这表明(     
A.科技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进步B.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C.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无止境D.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8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024-03-18更新 | 257次组卷 | 1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24-03-17更新 | 192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024-03-14更新 | 61次组卷 | 103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