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曾指出,古代雅典人口约二十万,而公民仅有二三万,能参加公民大会的通常则只有二三千人,在号称全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下,实际上只有约百分之一的人口、十分之一的公民能够行使他们在公民大会中的政治权利。该学者意在强调雅典民主制
A.效率很高B.程序合理C.范围狭窄D.制度健全
2 . 汉代妇女盛行自由改嫁,而唐代中、上层妇女大多选择守寡。这种变化折射出
A.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B.唐代妇女更自由富足
C.妇女贞节观念愈淡薄D.程朱理学观念已普及
3 . 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一调整
A.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B.打破了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C.有利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推动苏联解体及两极格局的瓦解
2021-06-22更新 | 318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21年,针对国家所控制的大工业领域的低效率现象,列宁又进一步在部分国营大企业中也推行了“经济核算制”和“商业原则”,让这些国营企业“通过在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产品来获得自己必需的资金”。这表明当时苏俄
A.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B.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C.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D.利用市场恢复发展工业经济
5 . 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等草原人后裔分成甲、乙、丙、丁四姓,中原士人分为全国大姓及州大姓、郡大姓、县大姓几个等级,鼓励二者按等级通婚。这一诏令的推行有利于
A.促进民族融合B.取缔特权阶层
C.加快社会流动D.提升官员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2021-06-13更新 | 11986次组卷 | 102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秦始皇在中央设三公,丞相负责几乎所有国家事务,主要是负责国家行政事务;太尉是皇帝的军事顾问和参谋:御史大夫主管对官吏的监察,是中央和地方监察系统的领袖。这一做法
A.说明秦始皇注重对权力的制衡B.有效地遏制了专制现象的出现
C.利于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D.削弱了君主对军政大权的操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曾频频受到来自美国挥舞核大棒的威胁。特别是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在远东部署了许多载有核弹的飞机,并露骨地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于是,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自己的国防尖端技术,便成了新中国领导人的重要战略思想。

一一陈述《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

材料二 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

材料三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这十年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我们只有奋力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

——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我国发展尖端技术的战略重点,并分析此战略重点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作出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出调整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面对世界科技革命,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怎样的骄人成绩?
2021-04-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主要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二 大多数省革命后以完全自治的姿态出现,它们无意放弃其自然增长了的特权,包括指挥省的军队、截留税收、挑选地方的和省的官吏。与此同时,省级以下的地方议会的影响カ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了。在地方主义者心目中,统一和自治这两项要求可以熔合在联邦制的结构中。早期的民国,首先是实际上的各省联盟。可是,外国对中国主权的持续不断的压力,使这种松散的安排受到严峻的考验。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材料三 一般说来,各州政府在本州境内是自主的。但是,它可能滥用这种独立,并因措施莽撞而危害全联邦的安全。在发生这种罕见的情况时,事先就有明文规定,准许联邦政府干预州的内部事务。因此,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

——托尔维克《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①②代表的地方行政制度及二者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初期地方政治形势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联邦制产生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决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2021-04-1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