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0 道试题
1 . 石峁遗址(约公元前2300年一公元前1800年)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皇城台”是该遗址大型宫殿及高等级建筑基址的核心分布区,遗址内的大型基葬中出土陶、石、骨器千余件,一些基葬还出现了人殉的情况。对石峁遗址解读正确的是(     
A.多元一体的格局已形成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仍处于旧石器时代阶段D.社会生产分工日趋细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表
1555年葡萄牙从明政府地方官手中取得长期租用澳门权
1604年荷兰占领澎湖
1626年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
上表所列事件的出现在于(     
A.郑和航行加强了对外交往B.明朝对外政策的根本改变
C.海上倭寇走私活动的猖獗D.欧洲早期殖民活动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朝地方各行政区的行政机构,称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关,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首长。边远地方,如云南地区,也建立了行中书省。由此可见,元代行中书省的设置(     
A.拓展了国家疆域B.加强了君主专制C.是我国省制开端D.利于边疆的发展
4 . 刘邦建汉后,立即废除了秦时的“泰半之赋”,把田赋减为十五税一;同时,对解甲归田的士兵实行免除徭役的政策。文帝时把田赋减为三十税一,还曾连续十二年免收田赋。据此可知,汉初这些举措
A.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C.保证了粮食大幅度增长D.妨碍了重农政策的推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老子认为“知我者希(少),则我者贵(少),是以圣人被褐(极寻常)怀玉(极宝贵)”;孔子认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墨子主张“唯用是尊”,认为“圣人之为衣服……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他们的这些观点
A.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B.代表了新兴阶级的利益
C.体现了不同价值取向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诗经》以纯朴的艺术表现风格,描写了先民的政治,农事,祭祀,狩猎、行役、战争,婚姻等社会生活场景。这说明,《诗经》
A.具有了丰富的史料价值B.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础
C.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D.保留了政治教化的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荷马以来的希腊文化到苏格拉底时发生了转向,即关注点由人的外在的感性对象转为内在性的灵魂。这一转向出现的背景是
A.城邦民主政治达至顶峰B.人的权威和尊严的确立
C.对人性本身研究的完成D.民众道德价值观的衰颓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6-1937年,日军与苏军的“边界”纠纷与冲突不断发生。19387月,在中、苏、朝交界处的张鼓峰地区发生了苏日军事冲突。729日,日军依据“边境纠纷处理纲要”,攻击张鼓峰地区的苏军,爆发大规模的武装战斗。日军进攻未经日本参谋本部和天皇的批准,“当时日本陆军正在中国大陆准备汉口战役,它(日本)想方设法避免兵力在苏联正面被牵制住。”日方主动提出停战,日军“所属各部队很快撤出直到停战时扼守的战线”,苏军“完全控制了日军在实现停战时所维持的战线”,夺占了张鼓峰地区。张鼓峰战役发生后,日军封锁了图们江航道,中断了中国出海活动。

——摘编自王春良《简论1935-1945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鼓峰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鼓峰战役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震(1857-1917年),浙江山阴县人,189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1894年出任安徽青阳知县,三个月后辞官回籍。甲午战后,汤震参与维新运动。1906年,汤震与张骞等创立预备立宪公会,任副会长。1909年,授云南按察使,旋改授江西提学使,均未赴任。武昌起义爆发后,被推举为浙江都督,派遣军队支援邻省反清革命。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他拒绝北京政府邀请。1915年,汤震致电反对袁世凯称帝。晚年,汤震回归故里,致力于家乡水利事业。他的遗言“竞利固属小人,贪名亦非佳士”可谓一生真实写照。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汤震做出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汤震体现的优良品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从14世纪,大体上,到16世纪这300年的欧洲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也不能是一个孤立事件。“文艺复兴”涉及的面实际上不只是文艺,而是人民的自由问题,言论自由的问题,在艺术上创作的问题,学术上的发展等。它是一场普及整个西欧的文化运动。这股风,当然对东欧也传过去了。像波兰捷克这些中欧四家,也受到一些影响。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批判大多仅限于指出教会的腐败和虚伪,并没有触及基督教的基本理论及其赖以生存的根基。……人文主义者须有闹眼和财富来从事活动,决定了其局限于上层知识界,并依附于权贵阶层,就不可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实现根本的彻底变革。当时王权既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新兴市民反对教皇的权力又害怕他们的力量过于强大,在变革过程中不免有妥协之举。人文主义者无法从根本上撼动中性纪基督教的基石,这一任务接着落到了宗教改革者的腐上,但宗教改革老也同样走不出这一阴影。

——摘编自齐昂昆、彭春霞《人的发现和限制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本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改革者“无法从根本上撼动中世纪基督教的基石”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