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5 道试题
1 . 以下两幅图片是近代中国人编写的两部书的书影,结合文字介绍对其解释合理的是(     
A.晚清政府鼓励官员翻译外国的书籍B.指出了中国要学习西方的代议制度
C.初步提出学习西方以求自强的主张D.仿效西方国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024-01-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2 .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材料一     

乐部名称存在时间内容顺序说明
武德“九部乐”武德元年(619年)至贞观十一年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武德初因隋旧制
贞观“八部乐”贞观十一年至
贞观十四年
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贞观十一年废除“礼毕”
贞观“十部乐”贞观十六年燕乐、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高昌、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贞观十六年一月加奏“高昌伎”

唐朝“十部乐”,除燕乐和清乐外,大多在南北朝已传入中原地区。燕乐,又称宴乐,在继承西汉乐府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宋朝人著作中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为护佑大唐江山社稷,燕乐对统治者歌功颂德;清商乐来自民间舞蹈,用来供宴者享乐。“礼毕”者,出自晋太尉庚亮家,亮毕,伎追思亮,因假为其面,象其容。《旧唐书》卷二十九记载:“西魏与高昌通,始有高昌伎。太宗平高昌,尽收其乐。”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大学统一用教会的官方语言——拉丁语作为教学语言,一般分为神学、文学、法学、医学四个学院,神学院被放在首要位置。获得教宗的特许令以及相应的权利,成为中世纪大学的建校前提,大学教师大多是传教士或基督徒,为教会和国家培养服务人才。

近代以来,欧洲一些国家形成不同的国民教育管理体制。如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存至今的国民教育体制,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柏林大学。欧洲大学的课程既注重古典学科,更重视实用学科,大学设有许多科学实验室,以及工程、教育、采矿、测量、林业、工业设计、农学等专科学位。英国、法国、德国的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如18世纪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生人数只有400人左右,1861年为1200人。在欧洲一些高校中产阶级子弟人数增多,上层家庭子弟的人数日益减少。

(1)阅读材料一,归纳唐朝“十部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近代欧洲高等教育的变化及重要作用。
2024-01-0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3 . “十年之间,有2000万人从农村移往城市,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钢产量扩大了4倍,煤增长了3.5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用拖拉机和火车头生产国,工业产量已排在世界第二位。”材料描述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苏联
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D.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的美国
2024-01-0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4 . 19世纪晚期,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埃及建立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以爱国军队为主,组织军民抵抗英国侵略;苏丹爆发持续20年的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是众所期待的救世主“马赫迪”;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领导人民打败意大利侵略者,保持了国家独立。可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①主要领导者都是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②性质均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③武装斗争是反抗列强侵略的主要形式          ④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增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1-01更新 | 36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下列四幅古代世界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希腊人通过多次对外战争形成“希腊化世界”
②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间有商业贸易往来
③2世纪初罗马帝国组织编订《罗马民法大全》
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6 . 下表信息说明,这些企业(     
时间名称创办人
1866年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1878年开平煤矿李鸿章
1895年(南通)大生纱厂   
1917年天津永利碱厂范旭东
A.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均采用“官督商办”经营形式
C.都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2024-01-01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门阀士族经历了一个由不断衰落直至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特权的丧失,衰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文化优势的丧失。其中“文化优势的丧失”是由于(     
A.民间私学的兴起和发展B.汉初黄老之学的推广
C.九品中正制的全面实施D.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8 . 战国时期,“诸侯力政”,孟子有“定于一”的横议;荀子则呼唤“四海之内若一家”;成文于战国的《尚书·大禹谟》,托名夏禹“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这说明当时(     
A.儒家主张恢复夏制B.国人渴望国家统一
C.士人伪造古籍成风D.各国纷纷推行变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当18世纪欧洲的专制威焰正炙手可热之时,当列国的君主正在煎民膏,吸民血,剥民财产之时,法国忽然出现了一群大思想家、大哲学家。这群思想家、哲学家(     
A.推翻了法国封建制度B.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C.提出“优胜劣汰”的理论D.猛烈抨击不平等的旧制度
10 . 17世纪英国人把殖民地看作是本国市场的延伸,要求对殖民地的生产与销售进行垄断,将其作为母国产品的推销地及原料供应地。但到18世纪下半期,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在殖民地实行商业垄断,主张只有解除一切贸易限制让经济在完全自由的环境中运行才对双方有好处。这种变化反映了(     
A.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B.殖民地民族工业迅速得到发展
C.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日渐强化D.英国工商业者的实力日益壮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