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展示当年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方针,传达中央最新的意图,阐述国事以振聋发聩。据此判断,下列表示2013年《人民日报》国庆社论高频词统计的是(     
A.创业、建设、改革、发展、市场经济B.改革、现代化、复兴、梦想、法治
C.四人帮、现代化、批判、斗争、发展D.人民、群众、建设、中共十二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小说作者科举功名的分布变迁视角出发,对我们研究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无疑是有益的补充。下表是明清部分小说作者科举功名情况统计,由此可推知(     
时期进士、举人小说作者/人低级与无科举功名小说作者/人
明朝(洪武至隆庆年间)13018
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11059
清朝(顺治至嘉庆年间)8473
清朝(咸丰至宣统年间)2961
A.明清官方都推崇小说创作B.明清小说创作逐渐世俗化
C.社会主流价值观得以重构D.小说作者同等的社会地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概况
秦朝人口管理实行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之后登记载册。
汉朝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
隋唐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朝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
明清使用黄册作为正式户籍,编制程序严格,内容详尽。清初延用黄册,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保甲制度取而代之。

——摘编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了旧的保甲制度建立了新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1954年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性质和组织结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消了城市人民公社、街道革委会和革命居民委员会,恢复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城市基层民主治理被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摘编自陈辉《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基层治理的意义。
2023-09-01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大公报》统计,1905年至1911年,全国共创办报刊933种。其中上海214种,华南124种,江南102种,湖广65种,西南53种,华北168种,西北15种,东北50种,其他地区182种。

——摘自李仁渊《晚清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

材料二

广州地区的邮局,1902年从11个城镇的9个邮局及其23个邮政代办点,增加到88个城镇的21个邮局及165个邮政代办所。19078月开始利用粤汉铁路第一段运送邮件,仅一年时间,邮递物品从1290万件增加到1820万件。

——摘编自广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情况》

材料三

1907年邮传部统计,上海电政局所辖电报线路里程38000余里,1910年增至44000余里。1911年各省官电收归部办,均由上海电政局管辖。是年,电政局所辖电报线路里程连收归各省官办的电线在内共约100000里。

——摘自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交通史电政编》(第二集)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上述现象与辛亥革命后革命进程迅速发展之间有无关联,并说明理由。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0年夏,八国联军攻占天津,随后在天津设立了临时政府委员会,史称“都统衙门”,都统衙门设立了一套近代化的政府管理机构,对天津进行近代化的整治和管理。其中设有卫生局,引入了卫生警察制度、城市集秽处理机制和防疫检疫制度等近代卫生行政制度。《辛丑条约》签订后,1902年8月,袁世凯代表清政府在天津从都统衙门手中收回了对天津的治权。在列强的要求下,袁世凯保留了卫生局,并制定了《天津卫生总局现行章程》等规章制度。依据章程,卫生局的施政范围较广,但实际施行的主要是清洁街道和参与由海关主持的卫生检疫事务。在清末新政的变革大湖中,类于近代化的中央卫生机构在中国出现。

——摘编自陈小卡《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史》

材料二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卫生行政管理,于1927年4月在内政部下置卫生司,掌管卫生行政事宜,1928年11月改设卫生部。根据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的《卫生部组织法》,卫生部设总务、医政、保健、防疫、统计五司;另设中央卫生委员会为设计审议机构。其后又陆续增设中央医院、中央卫生试验所、西北防疫处、蒙绥防疫处、麻醉药品经理处、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及各海关检疫所等机构,中央卫生行政体制渐形完备。同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规定省设卫生处,市县设卫生局,各大海港及国境要冲地设海陆检疫所,1931年4月,撤销卫生部,改设卫生署,隶属于内政部,内设总务、医政、保健三科。1932年9月,全国经济委员会设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负青创设各项卫生事业的实验与研究;内政部与教育部还合设医学、助产、护士教育委员会;教育部设有卫生教育设计委员会,规划并推进医学教育工作。

——摘编自王书城《中国卫生事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卫生机构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相比于晚清卫生事业的发展,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卫生事业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和近代医疗卫生发展给你带来的启示。
2023-05-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省十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学者统计,驻华北、华中侵华日军在1939年的自给自足率分别达到36%和41%,1940年分别达到45%和75%。由此可见,此种状态(     
A.扰乱了国统区金融秩序B.是转嫁战争负担的方式
C.封锁了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了战争的物资管制
2023·安徽滁州·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自1884年德国颁布工伤保险法规后,法国、奥地利、英国等国相继实施了工伤保险。根据国际劳工局调查统计,1925年世界上共有7个国家将上下班途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纳入工伤保险的范畴,1963年则有50多个国家将其视为工伤保险事故。这一变化旨在(     
A.经济危机呼唤国家干预B.劳资矛盾呈现激化的趋势
C.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D.企业用工制度不断完善
2023-06-02更新 | 273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统计情况。研究视角发生了由重点研究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史向“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等主题的转变,党的指导思想、执政能力、执政特点、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等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这些变化集中说明(     
A.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益引发关注
C.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的对外学术交流D.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引领经济全球化
9 . 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规定:“移难民在居住、垦荒、贷款、医疗、选举权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据1943年统计,边区5年扩大耕地面积240万亩,其中200万亩是移民开荒增加的。该政策的实施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B.突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
C.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有利于开发边区与支持抗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建立的南通博物苑在中国博物馆早期实践中是独特的。张謇既清醒地意识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又务实地践行着教育救国的理念。历史、美术、天然三部与动植物园的建制,使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学理意义上的物物馆。隶属南通师范学院“为本经师范生备物理止的实验,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之知识”的宗旨以及独特的馆名,让南通博物苑具有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色彩。

——摘编自黄春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蹲物馆发展史》

材料二   表:19492015年《人民日报》中关于博物馆的相关报道统计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
《旅顺军事历史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19550520)、《内蒙古修建第一座博物馆》(19560809)等《我国博物馆有五百多座》(19840105)、《中国博物馆逾2400个》(20071222
《延安革命博物馆正式开放》(19581206)、《定陵博物馆今起开放》(19590926)等《广西筹建洞穴博物馆》(19820612)、《四川兴建恐龙博物馆》(19840114)、《北京市兴建中国紫檀博物馆》(19971123
《苏联鞑靼国立博物馆展览我斗争胜利事迹并陈列中国民间艺术制品》(19491031)、《民主德国博物馆专家到京》(19540503)等《首都纪念国际博物馆日》(19970519)、《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大会在沪开幕》(20021022
《坚持政治挂帅,积极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19600327)、《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是世界革命人民的法宝——记外国朋友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660805)等《北京市政府发出通知中小学生每学期参观一次博物馆》(19910204)、《旅行社开发市场博物馆增加客源》(20020812

——摘编自姬秀丽《建国以来博物馆公共形象的历史变迁探析一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通博物苑成立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的变化。
2023-02-23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