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民航、汽车运输猛增,使得铁路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铁经营陷入困境。1964年,日本第一条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问世,使人们认为“夕阳产业”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了生机。1971年,日本国会审议并通过了《全国铁道新千线建设法》,决定在日本客运中推行新干线。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和国会制定并通过了《日本国有铁路改革法》及相关的7项法律,有步骤地对国铁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允许铁路的私营化。之后,日本政府实行运价上限认可制,铁路企业只要获得了运价及新干线特快票的上限价格的认可,对既有线路的特快票价、卧铺、对号座席及各种票价的折扣优惠,仅提出申报即可,对站台票、退票费等均已无限制。

——摘编自《日本铁路改革的模式及启示》

材料二

1994年,我国第一条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建设成功并投入运营,被称为我国高速铁路化的起点。2012年,我国有1.3万千米长的时速达250~350千米的客运专线建成投产,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标志着中国铁路全面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中国用6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需要30年的历程,形成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未来几年里,中国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当我国高速铁路系统初具规模时,相邻的省会城市或者大城市将形成1~2小时交通图,而省会城市与地级市之间将形成1小时甚至半小时交通圈,届时,“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摘编自干佳筱《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铁路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6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设立了扶贫开发专门机构,制定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扶贫开发方针,并多次制定了扶贫规划纲要,明确了阶段性扶贫开发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说明(     
A.国家实现了治理能力现代化B.国家最关注的是人民温饱问题
C.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D.国家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察举分为特科和岁课,特科就是由皇帝下旨不定期选举人才,始于汉文帝诏书察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入朝;岁课就是每年定期察举人才,相对特科更为重要,而岁科里又以孝廉和秀才(东汉避讳刘秀改茂才)为重,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诏书“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选举标准来看,分别有“德行高妙,志节贞白”“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明晓法令,足以决疑”和“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以照好,勇足以决断,才任三辅剧令”等四种。

——摘编自[宋]李昉《太平御览》,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唐代所开的科目,如“明法、明算、明字诸科,颇能切会实用,拔取真才”。但是,“其后仅重明经、进士二科,明法一科更随之而废,流弊因此而生”。此因明经科重视“帖经”,士子对经籍遂极力背诵,久之“试学者以帖字为通经,而不穷意旨”,进士科则重诗赋创作,久之,“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而唯择浮艳”。“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

——摘编自[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察举制选拔人才的特点,并说明其选拔标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科举制存在的弊端。
2023-07-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夺得天下,想继续以法家思想治理天下却失败了。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则崇尚黄老思想而休养生息,但用来打天下的法家思想并不适合长治久安,历史最终还是选择了儒家-不是通过战争和强力取胜来“选择”,而是通过对和平与道德的愿景来选择。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在政治上的“独尊儒术”;二是提出按德性和学问的标准建立常规和制度化的察举。这上述两点也就是“汉制”有别于“秦制”的基本特点。

——摘编自何怀宏《周文与汉制:传统中国的道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朝相比,汉代治国思想和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治国思想和制度变化的意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巴比伦的城市主要位于两河中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地区,在中央管理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城市的重要职位由公民大会等自治机构选举,但在许多方面要执行中央的命令。公民大会成员是成年男性自由民,主要是裁定一些争议性的案件,召开并不频繁。城市的行政权和司法权一般由少数显赫家族首领组成的长老会议主持。城市自由民要遵守国王制定的法律,在所居住城市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有权上诉至国王本人。汉谟拉比时代以后,商会在法庭审理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涉及王室、神庙和跨城市的案件,仍然需要国王亲自审理。

——据张可嘉《古巴比伦时期巴比伦尼亚地区城市研究》

材料二   亚历山大逝世后,巴比伦总督塞琉古自立为国王,建立起塞琉古帝国。帝国西部的叙利亚紧靠地中海,又与小亚细亚、埃及接壤。公元前300年起,塞琉古开始在当地建造新的城市。这些城市有城墙、卫城和运动场等希腊城邦特有的公共建筑。每座城市都由国王直接派官员统治,是下辖总督区的中心,设有驻军和王室官员。官员要为移民分配居住地和耕地,并在移民能够自给自足之前,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塞琉古还允许移民用自己家乡的名称来为城市命名、宣扬宣传建城神话。居住在这里的叙利亚当地人也有和希腊人一样的权利地位。

——据崔丽娜《新建城市与塞琉古帝国早期的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巴比伦城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塞琉古新建城市的历史影响。
6 . 20世纪30年代,安徽岳西红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打开地主仓,救济我穷人。大人分一斗,小孩得五升,粮食是我亲手种,今日归还我穷人。红军来到我潜山,工农掌政权。”这首民谣反映出(       
A.中央苏区政权得到稳固B.土地革命政策深得人心
C.游击斗争策略机动灵活D.国民大革命的成果突出
7 .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零开始,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401”艇神秘下水。1974年八一建军节这天,“401”艇正式交付海军,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材料表明(       
A.军事科技完全实现了现代化B.我国国防科技领先世界
C.中国国防力量的显著增强D.我国国际地位的极大提升
2023-07-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8 . 唐朝时期,著名的佛学大师玄奘、不空、义净等人都积极在国内传播佛教教义,使一些佛教教派得到壮大。他们的传教活动(     
A.导致传统的儒学受到挑战B.推动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
C.直接促成程朱理学的形成D.奠定中华文化多元化基础
9 . 有学者指出,从某种程度上,二战及二战后的人类文学、哲学、电影和电视等文化活动,推动了《安妮·弗兰克的日记》《索菲的选择》《辛德勒名单》《夜》《南京大屠杀》《极权主义的起源》等一大批作品的出现。这一观点旨在(       
A.总结战争带来的历史教训B.分析战争产生的深层原因
C.阐述战争促进了文化传播D.揭示战争推动了文艺繁荣
10 .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配合国家发展计划,华文教育的规范进步是其中一项内容。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为了团结华族社群,新加坡开始推广华语运动。华文运动和华语运动反映出新加坡政府(       
A.努力创造现代的国家文化B.突出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
C.突出本区域文化的重要性D.努力打造多样的现代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