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宋时期绍兴知府史浩,为了救助贫困的知识分子,乃“捐己帑,置良田,岁取其赢,给助乡里贤士大夫之后贫无以丧葬嫁遣者。附于学,而以义名之”。后来他出任知福州,又设义庄,以济贫苦的孕妇。这些举措(       
A.成为宋朝主要的救济方式B.体现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C.加强了地方世家大族势力D.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 . 考古研究显示,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均有大量的宋币出土。如图所示为截至1959年东非出土的古钱币中中国钱币的占比情况。这反映出(     
A.宋钱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臻于鼎盛
C.宋代实现了与东非双向直航D.宋代商品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3 .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各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陆续签订一系列条约或建立同盟关系。到19世纪中叶,各国之间长期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而1848年开始席卷整个欧洲(除俄国外)的资产阶级革命风潮却有着明显的国际合作倾向。该现象的出现说明,维也纳体系(     
A.是英国均势外交的产物B.是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
C.立足欧洲大陆封建秩序D.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4 . 1941—1946年,国民政府先后四次修订1933年颁布的《暂行文官官等官俸表》;与此同时,公务员在享受法定的正俸之外,还享受职务津贴、生活补助费、煤贴、油贴、子女教育费等。国民政府此举旨在(     
A.巩固国统区政治秩序B.吸引优秀人才入仕
C.减轻物价波动的影响D.完善近代文官制度
5 . 春秋战国时期,忠于君主个人成为“忠君”思想的首义:但“忠君”是有条件的,君臣之间要讲究所谓的“君臣要义”,即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原始民主传统仍受到重视B.诸侯国变法以儒学为指引
C.贵族分封等级制逐渐解体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列宁与技术援助苏俄协会

材料一   技术援助苏俄协会是旅居纽约的俄国侨民于19195月建立的。后来,美国其他地方和加拿大也成立了此类协会。除俄国侨民外,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也积极参加了协会的筹建工作。协会的宗旨是通过从美国和加拿大向苏俄派遣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办法来协助苏俄恢复国民经济。19217月,各地技术援助苏俄协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纽约举行,一个统一的美国和加拿大技术援助苏俄协会正式成立。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规定,任何一个有技术专长、“承认人民委员政府并同意把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贡献给俄国的共产主义建设”的人,都可以成为协会会员。到1923年,协会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分会超过75个,会员有两万多名。许多分会设有不同专业的学校。从1921年年底到192210月,协会给俄国运去了价值50万美元左右的机器、种子、粮食和其他设备。1925年,协会在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后停止活动。

——据《列宁全集》(第43卷)整理

材料二   致技术援助苏俄协会(19221020日)

我们的报纸上登出了一些非常可喜的消息,报道了贵会会员在坦波夫省基尔萨诺夫县和在敖德萨省米季诺车站附近各国营农场工作的情况,以及顿巴斯一批矿工的工作情况。

……

谨向你们表示深切的谢意,并请在贵会会刊上发表这封信,如有可能,也请在北美合众国的一般报刊上发表。

……

……你们帮助我们用拖拉机耕地对我们是特别适时和重要的。

我为有机会在你们打算组织200个农业公社之际向你们致贺,感到特别高兴。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致北美俄国侨民(1922年11月14日)

美国技术援助苏俄协会的代表赖克尔同志把北美部分俄国侨民中存在的对新经济政策的不正确看法告诉了我。

……

……国家资本主义的实施在我们这里进行得不如我们希望的那么快。譬如,直到现在我们实际上还没有一个重大的租让项目,而没有外国资本参与我国经济的发展,要迅速恢复经济是不可能的。

……

赖克尔同志告诉我技术援助协会正在做准备工作,把那些打算随带新式生产工具、拖拉机和作物良种等志愿前来俄国工作的美国农业公社和其他生产公社组织起来。

鉴于1922年夏天他们的农业公社和农业队在俄国的工作卓有成效,我在给技术援助协会和苏俄之友协会的信中,已向美国同志们表示了自己的谢意。

……在各种形式的援助中,对我们来说最重要、最可贵的援助,就是对我们农业和改进农业技术的援助。

人民委员会主席弗·乌里扬诺夫(列宁)

(1)指出覆盖北美多地的技术援助苏俄协会的存续时间,并指出这一时期对苏俄(联)而言是一个怎样的时期?
(2)技术援助苏俄协会是否对苏俄(联)的工业化和现代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结合材料二列宁信中的信息,谈谈你的看法。
2023-12-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省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农业农村部农田管理司的工作人员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将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分为六个阶段(见下表)。

阶段相关依据
农田水利恢复建设时期(19491957年)19491952年,水利工程建设参与人数达2000万人,各地兴修和整修小型塘坝600多万处,打井80余万眼,恢复和修建较大的灌溉排水工程280多处,完成土石方17亿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5000多万亩。
农田建设“大干快上”时期(19581961年)19588月,《中共中央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明确提出农业增产技术措施“水肥土种密”,据此,全国大范围开展治沙治碱、对全国主要的低产土壤(包括盐碱土、沼泽土、红壤、冷浸田、咸酸田等)进行综合治理。
农田建设调整时期(19621977年)1964年起,全国受“农业学大寨”口号影响,农田基本建设以分期分批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中心内容,辅以土地平整和田渠路林综合配置。
农田建设“数量”为主时期(19782007年)197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在不损害水土保持、森林、草原和水产资源的条件下,组织国有农场和人民公社有计划地开垦荒地,使耕地面积逐年有较多的增加”。
农田建设“数量”“质量”并重时期(20082017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农田建设“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推进时期(2018年至今)2019年、2020年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分别为8150万亩、839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分别完成2190万亩、2395万亩。

——据楼晨《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刍议》整理

(1)任选两个阶段,分析相应阶段新中国加强农田建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史实说明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留下了哪些历史经验。
2023-1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省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千年科举第一榜概况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从全国约四十万名考生中层层选拔出的贡士,到东京汴梁参加科举考试。这次科举殿试录取进士388名,其中载入《宋史》列传的24人,后来担任宰相的9人,唐宋八大家3人,被后世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排名争议欧阳修是嘉祐二年省试(礼部考试)的主考官。在阅卷的时候,欧阳修等考官都对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拍案叫绝。欧阳修考虑到他的学生曾巩(后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也参加了这一科的考试,认为这篇文章只有曾巩能写出,为了避免将来被别人怀疑舞弊,欧阳修将这份试卷批了一个第二、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这个被他改成第二的人,是来自四川的苏轼,时年21岁。

榜内进士中的部分杰出的人

姓名相关事迹
苏洵、苏轼、苏辙
草衡嘉祐二年的状元;帮助苏轼筹划西湖的治理方案,并在苏堤建设过程中提供了必要的资助
章惇章衡之叔,宋神宗时期曾招抚西南四十五州;哲宗时期,他平定西北局势,官至知枢密院事,其间大肆打击旧党(如提议贬苏轼于海南儋州),宋徽宗时被贬官到海南,并终老于此,被列入《宋史·奸臣传》
曾巩
曾布曾巩之弟,坚定不移地支持王安石变法,后与章惇、蔡京等“新党”发生矛盾,被列入《宋史·奸臣传》
吕惠卿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官至参知政事,王安石失势后代替王安石主持元丰改制,很快也以失败告终,被列入《宋史·奸臣传》
程颢与其胞弟程颐一道发展了理学理论,其创建的学派“洛学”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理学学派
张载创立“关学”学派,提出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特征的哲学体系
王韶神宗时期,向朝廷上《平戎策》,后在秦凤路(位于陕西)经略司任职,在他的带领下,北宋取得了熙河之役的胜利(北宋对西夏作战的首场大胜)

——据朱晔《理说宋朝(北宋篇)》等整理

(1)“千年科举第一榜”的出现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2)表中衡量进士人才是否“杰出”的标准有哪些?这启示我们在评价封建时代的进士人物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2023-12-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省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802年至1803年,德意志艺术家格德在游历不列颠岛的伯明翰和什鲁斯伯里时,感叹方圆数英里“冒着火光的山川”像“喷火的火山”一样映红了地平线,“被煤炭闪耀的火光映衬得如此绚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火与锻冶之神伍尔坎的工场!”这段艺术描写(     
A.讴歌了工业化时代的恢宏气象B.说明工业革命激发了艺术灵感
C.旨在使人们关注工业污染问题D.隐含对手工锻冶业衰落的惋惜
10 . 《吕氏春秋》记载,周族的先祖后稷将“耕织”视为“本教”,受其影响,“天子亲率诸侯耕帝藉田”,大夫、士也分工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这些陈述意在(     
A.复兴天子亲耕制度B.传播男尊女卑观念
C.还原周初历史风貌D.宣扬以农为本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