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916年6月,北洋政府在北京举办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考试前颁布了颁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文官高等考试令施行细则》,对应考人的资格规定如下表,这一规定(     
必备资格:男子25岁以上,具有以下4种资格之一资格限制:有下列项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
(1)国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习修习3年以上毕业,得有文凭者。(1)剥夺公权或停止公权尚未复权。
(2)经教育部制定的外国大学或高等专门学习修习3年以上毕业,得有文凭者。(2)品行卑污,被控有案,查明属实。
(3)经教育部认可的本国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习3年以上毕业,得有文凭者。(3)受破产宣告,尚未复权。
(4)修习政治、经济、法律学科具有同等学力而。(4)有精神病或年力衰弱。
有荐任以上相当资格者,或曾经考试得有出身者,经政事堂派员举行甄录试(资格审查考试),亦可报考政治、经济、法律各项专科。(5)亏欠公款或侵蚀公款。
其他法令有特别规定的。
A.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实现了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主张
C.体现了现代文官制度的平等性D.适应了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4-01-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半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2 . [上海“半边缘”地区]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在工业全球化时代形成了以工业化国家为“中心”,落后的农业国家为“边缘”的世界经济格局。在中心和边缘的交往、运作中,介于两者之间生长出一种“半边缘”的社会经济形态……确立“半边缘”市场是列强实现“中心—边缘”世界体系的重要战略。为了建立和维护“半边缘”秩序,资本主义列强对上海这个“半边缘”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一方面健全“半边缘”秩序,另一方面有意无意地遏止“半边缘”向“中心”或“亚中心”发展。

——摘编自樊卫国《上海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 1870-1941》

材料二   列强竭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推销工业品和征购原材料的中心,而市场一旦发育,自有它内在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这种市场力量不是“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随心所欲摆布的。列强在营造“半边缘”市场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刺激了中国新的经济成分的产生和生长。客观的市场力量与中国自身的发展要求结合成为上海现代经济兴起的内在动力。

——摘编自刘佛丁、王玉茹著《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半边缘”地区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资本主义列强对上海地区进行一系列“建设”的具体内容。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列强对上海“半边缘”市场营造的影响。
2024-0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半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材料一   宋承唐制,并对科举制进行了整顿与改革,使之更加完善。且宋朝皇帝十分重视选拔文士治国,所以科举取士至宋朝时达到了极盛。两宋时期,进士科共开118科,录取进士42000余人。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在讲武殿亲自主持进士科考的复试,从此确立了殿试制度,使“及第”(考中录取)之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此后又形成了乡、省、殿三级考试。到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下诏:“进士殿试,皆不黜落。”自此以后,凡省试合格,殿试就只有名次之别而皆成进士。为杜绝请托舞弊之风,淳化三年(992年)以后,相继制定了锁院、糊名、誊录、磨勘等制度,从而把科举考试基本上建立在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上。

——摘编自马茜华《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

材料二   明代将中国传统考试制度推向成熟的另一个标志是考试的分卷制度。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科举会试结果是前三名和其他49名进士全部是南方人,北方士人们非常不满,朱元璋命令调查,结果从主考和整个科举程序规范。同年五月,朱元璋宣布重新考试,并亲自阅卷,将61个进士名额全部给了北方。明代发生了“南北榜”事件,成为有南卷与北卷之分的开始,但这还不是分卷制度。明代真正实行分卷制度始于洪熙元年(1425)仁宗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 到宣德、正统间,又分为南、北、中卷,南卷占百分之五十五,北卷占百分之三十五,中卷占百分之十。有明一代始终采取了分卷取录的考试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九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从宋到明科举考试录取的变化和明代分卷取录的原因。
2024-01-04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半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中世纪中期,随着受教育群体扩大、王室司法行政书面化,英国庄园管理从依赖口头记忆转向书面文件,产生了地籍册、账簿、法庭案卷等文件。这表明,当时英国(     
A.王权得以持续强化B.基层治理趋于规范
C.农奴的依附性减弱D.世俗学校广泛设立
5 . 某学者概述了宋代村市(以墟市为中心)的状况,如下表所示。材料所示状况反映了宋代(     
序号概述
举办墟市被称为市合、市集、趁墟,江西、福建等地区可见许多这种名字的市集;有每天举办的市,也有隔日举办的市,一般在早上短时间内结束交易。
举办墟市的聚落小到几户的小村子,大至数百户的镇;墟市里除农民外还聚居着商人、富民和屠宰业者;墟市内有商店及旅馆、仓库;墟市分布密度最小五华里左右。
墟市的维持和管理,由当地土豪、商人这些建设规划者和租税承办人与参与保安和征税的官府双方在利害关系一致的基础上共同担负。
A.雇佣关系的产生B.抑商政策的废止C.社会阶层的融合D.商业贸易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邦推行的改革不仅要求规范重量单位和度量单位,还奖励学习手工业技术的公民,并鼓励有技术的外邦人移居雅典,授予他们雅典的公民权。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     
A.消除贵族世袭特权B.促进经济的封建化
C.实现全体人民参政D.夯实民主政治根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430年,雅典突然发生了严重的瘟疫。雅典人把大瘟疫归咎于执掌雅典30年的伯里克利的政策失误,于是公民大会剥夺其权力,并对之罚以巨款。材料可用于说明,雅典(       
A.民主政治徒有虚名B.城邦体制趋于解体C.公民掌握国家权力D.强化了对官员的监督
8 . 范仲淹《上执政书》:“今国家有劝农之名,无劝农之实。每于春首,则移文于郡,郡移文于县,县移文于乡;乡矫报于县,县矫报于郡,郡矫报于使。利害不察,上下相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A.政府注重发展农业B.对吏治的整顿势在必行
C.政令传递复杂繁琐D.中央对地方控制很严格
9 . 明清时期对监察官员的任用,形成了“考选—吏部与都察院考察他们皇帝敕授—试用”的程序,即通过考选来筛掉不合格的官员。皇帝敕授后,官员并没有真正入职,他们必须经过试用期的考验,最后才能成为正式的监察官员。这些规定旨在(     
A.限制监察官员滥用职权B.建立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
C.保证监察行为规范有效D.提高监察效率以维护封建统治
2023-10-25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基础训练(四)历史试题
10 . 根据北洋政府规定,文官考试合格人员学习期满后,可被授以荐任文职或技术职任用。事实上,如史鼐1920年任主事,杨晋源1924年任佥事,陆懋德也是在1924年才取得教育部视学的位置,而他们在1918年即已学习期满。这可用于说明,北洋政府时期(     
A.公务员选拔体现出新旧交织的特征B.注重对官员的甄别审查
C.文官制度实施过程中效度出现偏差D.文官制度已经初具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