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文明演变】

材料一

秦朝名称西汉名称职能
奉常太常掌宗庙祭祀礼仅
郎中令光禄勋掌管皇帝的传从警卫
卫尉卫尉掌管宫廷譬卫
太仆太仆掌宫廷车马
廷尉廷尉掌刑辟
典客大鸿胪掌宾客朝觑及礼仪
宗正宗伯掌皇帝宗族事务
治蒙内史大司史章军国之用(国家财政
少府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供给皇家所需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太祖朱元璋发布《皇明祖训》警告子孙:“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实行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名称,并分析秦汉中央行政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该中央行政制度确立的时期,并评析该制度实施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演变趋势。
2024-04-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代通常在岁终之月,由县令(长)将该县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送郡国;郡守、国相再加汇编,用副本上计于中央的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据此可知,汉代(     
A.注重中央对地方的考核与管理B.防止郡县对百姓的剥削和刑罚
C.防止郡县对人才的埋没和造假D.加强中央对资料的汇编和保存
2024-04-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德国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年)在《鞭打基督》一画中用基督象征正直的人而非伟大的神,虽遭受迫害,但并未失去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信心,不动声色地忍受一切痛苦。他歌颂这个“大仁大智”的殉道者的气节,揭露了凶残敌人的面目。这一画作(     
A.体现了启蒙思想内涵B.迎合了宗教改革运动
C.融合了人文主义思想D.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明确对解放区城市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同年9月5日,武汉市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市长吴德峰在开幕词中表示:“我们也有信心逐步地完成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把消费的城市变为生产的城市。”据此可知,武汉市实施的措施是(     
A.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积极恢复发展经济
C.召开全市新一届政协会议D.接管资本主义企业
5 . 盛唐时期,茶文化传入日本,并衍生出茶道。后来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公元1522~1591年)不仅在茶道精神上做文章,对于茶道仪式和茶室的改进方面,也处处体现着茶道的精神理念。其秉行的“和”“敬”“清”“寂”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并影响着现代日本茶道的发展。据此可知,日本茶道的发展(     
A.彰显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B.体现出儒家文化的全面扩展
C.属于商品流动的必然结果D.反映出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至明清,与封建社会治乱更迭对应,黄河流域的移民总体上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盛世中心向周边的外移,目的多为中原王朝扩张势力。或者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引发黄河中下游地区战乱,权力中心南移带动大规模汉人南迁。北魏是最早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而北魏孝文帝迁都改制是全面模仿黄河中下游地区文明的典型例证。1127年的靖康之乱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民又一次大规模迁往南方,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出了北方。随着北方大量劳动力和先进垦殖技术的南迁,原先的“蛮荒之地”大都变成了“鱼米之乡”,在风俗习惯上南北方互相融合,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各个内迁的非汉民族几乎无一例外地接受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各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

——摘编自穆冬霞《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移民规律、动因与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出现了华人移居东南亚的高潮,同期大量欧洲人也涌入美国。东南亚等地锡矿的开采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愈发迫切。此时的美国工业蓬勃发展,有着较为优越的社会和政治条件,并且美国移民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其通过鼓励移民法、采用高工资吸引移民等积极的移民政策。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致使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许多贫苦百姓只能出洋谋生,多数华工是在政府组织、“中介”欺骗、殖民地“绑架”等情况下前往的东南亚。欧洲大陆的政治和宗教迫害,使得大批移民迁往美国,但欧洲人前往北美最主要的方式是自由通过海运前往。现在的东南亚和北美早已烙上了中国和欧洲的印记。

——摘编自杨丽莎范茏《华人移居东南亚与欧洲人移居北美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河中下游地区移民的主要特点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人移居东南亚与欧洲人移居北美的异同。
7 . 有学者指出:“种姓制无论在瓦尔那时期,或者阇提时期,都有种族分隔或歧视的因素,前一时期主要是在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之间,后一时期是在原有居民与近代迁徙在印度的各种少数民族之间。……(这)使各族的融合几乎成为不可能。”由此可见,种姓制度(     
A.实质是以阶级为基础的等级制度B.阻碍了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C.易造成印度社会的民族认同危机D.有利于印度统治阶级维护统治
8 . 1476年,哥伦布来到葡萄牙里斯本定居。最初,他从事航海制图工作,后来在大西洋上当远航水手。这期间,他曾到过黄金海岸的葡萄牙商业要塞,并带着极大的热情搜集葡萄牙人的航海资料。据此可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远航(     
A.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B.得益于在葡萄牙的生活经历
C.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D.推动了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96年5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菜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其中提出创立仪器院:“格致实学,咸籍试验。无远视之镜,不足言天学;无测绘之仪,不足言地学;不多见矿质,不足言矿学;不习睹汽机,不足言工程之学。其余诸学,率皆类是”。据此可知,当时(     
A.清政府支持教育改革B.戊戌变法注重器物学习
C.教育思想体现近代化D.救亡图存意识开始觉醒
10 . 传统观点认为,圈地运动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主要的劳动力来源。但是近年来有学者依据新的统计资料指出,工业革命最初的劳动力应是那些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而被推向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这反映出(     
A.史学成果随着研究深入而趋时更新B.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考证
C.史学的新发现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