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外贸易情况
中外贸易货值表(以海关平银两为单位)
年份进口出口出入超
1872       187466.105.01170.484.090(出)4,379.049
1882--188475.014.56368.224.073(入)6,790,490
1887-1889112.643.64991,736.369(入)20,907.280
1892 1894149.522.309115,773.453(入)33,748.856
对其走势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贸易的逆差在逐渐减小B.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增强
C.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提高D.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496次组卷 | 68卷引用:安徽省定远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文化班)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以近代史学家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派曾经提出这样一种说法:“东周以上无信史”,也就是说东周以前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王国维利用甲骨文材料,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证明《史记·殷本纪》记载的确切,向“东周以上无信史”提出挑战。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史学界的疑古思潮完全是错误的
B.文献史料是历史解读的必要依据
C.史学研究须重视实物史料的利用
D.历史解读取决于史学家的权威观点
2021-10-30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奋斗史,更是自我革命,自我超越的历史。
时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或文件内容节选(节选)
1927

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议程有三:

1.国际代表报告——指出党的过去错误及新的路线。

2.常委代表报告-—将来工作方针,过去我们与国际代表对于各种问题讨论得很多,并已提出草案。常委报告人已推选

3.改组中央政治局。

——根据《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整理

1941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说:……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总之,大敌当前,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根据《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整理

1978

5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首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5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

5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结合所学,围绕“自我革命”主题,解读上述材料。(要求: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13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四)文综历史试题
5 . 对下列曲线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A和E是阻碍近代中国进步的根源
B.B类企业发展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
C.C是略带若干资本主义因素的官营企业
D.D为近代前期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历代有关科举制度史料。

朝代出处史料
唐朝《通典》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
两宋时期《金史》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终金之代,科目得人为盛
明朝《明实录》科举是国家取人材第一路,不可滥
清朝后期《梦蕉亭杂记》末世不察,至薄帖括为小技,而未审先朝驾驭英雄之彀,即在乎此。科举一废,士气浮嚣,自由革命,遂成今日无父无君之变局
民国时期《孙中山全集》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实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2021-10-07更新 | 119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线上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列宁曾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以下对这句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民主必然出现个人独裁
②拿破仑是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
③资产阶级民主与个人独裁不矛盾
④革命阶级专政容易产生个人独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11-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元史·百官志》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元朝实行的是四级地方行政机制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③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④这一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某学者在综合学界对“封建”一词理解的过程中指出:弗朗索瓦·冈绍夫在《何为封建主义》中提出,封建主义具体是指封君——封臣——封土及一套惯制构成的社会形态;中国史秦以前的“封建”,是一种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的政治制度;日本明治时期以中国汉字“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以泛指东西方世界,制造了名词纠缠之病,遗留后患。以下各项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准确的是
①西洋史的“Feudalism”是指西欧中世纪时期的社会形态
②先秦“封建”一词特指封土建国、封爵建藩的政治制度
③反对机械地以中世纪西欧为标本裁量其他国家和地区
④主张研究学问应求真、求是,反对蹈袭前人、照搬照抄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