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初,高祖受禅,以天下未定,广封宗室以威天下。”太宗即位后,就“遍封宗子”问题征求意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遍封宗子”“不便”;魏征认为如果封建诸侯,会造成财政困难;李百药说封建会导致宗室间攻战相残。柳宗元在《过秦论》中列举秦朝“有叛民无叛吏”、汉代“有叛国,而无叛郡”、唐代“有叛将无叛州”,由此证明“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萧瑀认为:“国祚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虽然分封制遭到大多数大臣的反对,太宗也明确表示“朕理天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以养己之亲也。”但贞观十一年太宗诏曰:“设官司以制海内,建藩屏以辅王室”,先后任命了21个亲王和14位杰出功臣为世袭的州府刺史。正如刘秩所说:“设爵无土,署官不职者也。”

白居易在《议封建论郡县》中认为周代封建诸侯而亡是因为“上失其道,天厌其德,非为封建之弊也”,秦无分封而灭是因为“群其毒,人离其心,非唯郡县之咎也”,汉代七国之乱乃“宠而失教,立不选贤,非独强大之故也。”“繇是观之,苟固其本,导其源,虽郡与国,俱可理而安矣;苟逾其防,失其柄,虽侯与守,俱能乱且危矣。”

——摘编自冯辉《中国古代分封制与郡县制之争》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关于“分封郡县之争”的主要分歧。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唐代关于“分封郡县之争”的任意一个主张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5-14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大大落后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结果。此后,多极化趋势中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赛。其中,经济实力特别是科技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此可知(     
A.国际竞争推动科技发展B.科技革命深刻影响国际格局
C.多极格局代替两极格局D.世界格局突变激化科技竞争
3 . 1337年至1453年英法爆发了持续百余年的战争,最终法兰西取得战争的胜利,夺回被英格兰控制的领地,这场战争使法兰西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国王也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这场战争(     
A.结束了欧洲中世纪的分裂B.强化了法国国王的神圣权威
C.破除了教权对王权的限制D.导致欧洲民族国家普遍形成
2024-04-2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本来是阻隔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推进的一道实体墙,但随着历史发展,长城内外不同的文明在共同存在的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长城也从隔离带变成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岁月沉淀,长城文化由长城的本体建筑的物质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

——摘自王金梅《浅谈长城文化内涵的阐释与呈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长城内涵的历史演变进行评述。(要求:围绕“长城内涵的演变”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5 . 英国观察家马休曾这样说:“(十九世纪)在社会上你会遇见这样的女孩,她接受了学校教育,她熟悉欧洲的每一座山脉,知晓每一个煤矿中心,但是她不会烤羊腿,滚布边;她能够通过各种考试,但不能完成家庭女仆或者妻子的责任”。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     
A.欧洲女性缺乏实际劳动能力B.女性角色转变提高其社会地位
C.西方的教育实现了均衡发展D.科技发展助推女权意识的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3年8月 16日的《新华日报》详细报道了江苏省统计,1953 年江苏全省69个县共有选民 21181375 人, 参加选举的有 17331664人, 占选民总数的 81.83%, 共选出代表 352129人。一些人说:“我们穿新衣,办新事,选出心上满意人”,此次选举体现了(     
A.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
B.法制建设深入人心
C.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D.践行人民民主原则
2024-03-22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世纪,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伏尔泰保持通信,甚至请伏尔泰来俄国面谈。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对新教和其他教派采取宗教宽容政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致信伏尔泰,说他庆幸生活在“伏尔泰时代”。这些欧洲君主的做法有利于(     
A.摆脱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B.推行立宪政体来标榜进步
C.实行开明统治以加强王权D.践行启蒙思想的价值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3世纪,实力强大的里尔、杜埃、根特等五大城市是佛兰德尔伯爵领地中的“微型国家”,它们摆脱了伯爵的控制,建立了城市寡头统治;而佛兰德尔伯爵领地又是法兰西王国的“国中之国”。法国国王支持城市寡头统治者对抗佛兰德尔伯爵的统治。法国国王的立场(     
A.削弱了诸侯的封建割据B.强化了民族国家意识
C.缔造了王权的统治地位D.形成了权力制衡机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东汉明帝评价《史记·秦始皇本纪》赞语说:“司马迁……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司马相如……至于疾病而遗忠,主上求取其书,竟得颂述功德,言封禅事,忠臣效也。”这说明(     
A.时代变迁决定价值判断B.皇权强化导致思想专制
C.治国理念影响人物评价D.思想变革改变史学体例
2024-01-30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前8世纪左右地中海地区形成了一个文明交流共同体,如表为该地区经济状况,这反映出当时()
地区经济活动
大多数地区以本地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
古希腊本地农业仍然是主要的社会与经济基础,城邦的社会与政治力量的主体是自由农民
古代埃及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商业活动。商业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取原料和一些贵重物品
A.农业技术的发展较快B.社会阶级分化的进程加快
C.工商业发展面临困境D.区域文明交流的规模有限
2024-01-29更新 | 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