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恩格斯认为,1689年,英国议会把“‘俸禄和官职’这些政治上的战利品留给了大地主家庭,其条件是充分照顾金融的、工业的和商业的中等阶级的经济利益”。在恩格斯看来,此时的英国议会(       
A.具有明显的政治妥协特征B.满足了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C.体现了民主发展的渐进性D.为资产阶级掌权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27年1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机关报《消息报》刊登了敖德萨州五个村的农民写给苏维埃政府的信,信中说:我们这些贫农,一无马匹,二无农具,无法耕种所分得的土地。自从看见拖拉机耕作之后,就再也不愿意继续贫农的小经营了。这说明苏联(       
A.营造农业政策调整的舆论氛围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损害农民利益
C.片面发展重工业制约农业发展D.工业化有利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2024-04-09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866年,浙江对无主荒地实行招垦,垦户耕种数年,如无业主归认,“准其作为己业,报税过户”。1869年,两江总督马新贻奏称“近来江南荒田因垦种乏人,类多贱卖”,有些人“买荒田为业,或自种,或招佃承种”。这些现象反映了(       
A.传统的小农经济日益解体B.农民运动对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C.外国商品倾销的严重后果D.清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进行调整
2024-03-31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乾隆十年,四川珙县县令朱声援请改易乡名,很快获得批准。各乡改易名称如下表。

原名

在城乡

山路乡

水路乡

波浪乡

下罗乡

上罗乡

岸乡

浣乡

改名

文聚乡

仁寿乡

知乐乡

宁泰乡

育览乡

孝友乡

崇礼乡

集义乡

这反映了(       
A.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B.儒学思想决定地方治理成效
C.政府重视地方的教化D.城乡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024-03-3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魏文帝时,设置“散骑常侍”一职,以备皇帝顾问。并下诏“今便以参散骑之选,方使少在吾门下知指归,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本意也。”又据史籍记载,“是时,散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这些措施旨在(       
A.完善选官制度B.强化君主权威
C.加强地方控制D.提升军队实力
2024-03-30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中国成立伊始,有经济学家提出,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私企与国企的配合,统一调整生产资料的分配,减少投资和生产的盲目性,也让资本家有贯彻国家产销计划的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应将工人失业救济与企业经营分离。这些主张(     
A.是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探索B.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诉求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旨在推动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
7 . 东晋时,粤东北有位著名胡南来中原人,曰程旻。他生于晋,好读书,“值五胡乱华,晋室亡,乃结庐江滨隐居不仕,故称程处士……程旻所作所为,深得邦人称羡。这些邦人是与程旻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原人。此又不失为东晋已有客家先民在粤东的佐证。这反映出(     
A.中原文明及士庶大规模南迁B.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
C.中原地域特点影响较大D.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
8 . 1953年,在毛主席亲自过问下,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选调了全国200多位优秀的教育干部,筹建包括叶圣陶、吕叔湘、华罗庚等著名学者在内的编写委员会,历经四年努力,于1957年编写出版了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教材供全国中小学使用。上述重要举措意在(       
A.满足工业化对优秀人才需要B.执行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
C.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见下表:


变化情况

第一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削弱,但仍企图支配世界;美国和日本崛起,也要分享世界霸权。因此,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世界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战略需要,根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划分了美苏的实力范围。由于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两极对抗为主要特征,因此又被称为两极格局。

第三次: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991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两极对立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在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促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百度


围绕材料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情况(任意一点或整体),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南宁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文综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1956年开始,电话在中国农村迅速推广。到1960年底,99.1%的人民公社和86.9%的大队都通了电话,农村电话数量反超城市,电话通信在农村各级行政工作、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都得到广泛应用。这说明了(       
A.政府组织动员能力加强B.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升D.国家建设重心转向农村
2023-12-28更新 | 345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月考(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