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51 道试题
1 . 美国环境史学家麦克尼尔说:“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是如何以剧烈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马铃薯的原产地在南美洲。1565年,西班牙远征军将马铃薯敬献给国王。1770年,法国农学家巴曼奇撰写了一篇有关马铃薯营养价值的论文,受到法王路易十六的关注,在宫廷宴中烹调了二十多道以马铃薯为原料的佳肴,并致力于马铃薯的食用推广。

——摘自《土豆的悲喜剧》

材料二   据三峡地区地方志记载 “包谷(玉米)、洋芋(马铃薯)、红薯三种作物,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奉节县志》)。“其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 (玉米)亦不植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宜都县志》)。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明马铃薯自动削皮机,薯片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赫尔曼·莱(Herman Lay) 在美国南部叫卖此机器,“乐事(Lay’s)”几乎成为薯片的同义词。从1960年代开始,通过遍布世界的麦当劳连锁店,“薯片”已经与硅谷的“芯片”、好莱坞的“大片”一起,成为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薯片俨然成了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标签。

——摘自《丝路小史》

(1)依据材料一、二,请概括三峡地区引种马铃薯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马铃薯自动削皮机”的发明是建立在美国已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当时 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应用。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蒸汽技术B.电力技术
C.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D.生物技术
(3)结合材料,概括马铃薯的推广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世界历史。
(4)合材料,你如何看待麦克尼尔“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观点?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品占89%。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等。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版)》

材料二   1870﹣199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位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单位:小时)

年份

英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1870年

2984

2941

2964

2945

1913年

2624

2584

2605

2588

1950年

1958

2316

1867

2166

1973年

1688

1804

1717

2042

1992年

1491

1563

1589

1876

——摘自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概述其变化的原因。
今日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仍然面临民主革命与改革的艰巨任务亟待完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     
A.印第安土著居民受历史文化传统束缚
B.独立前殖民者实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遗毒
C.该地区并未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冲击
D.美英等国长期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的影响
昨日更新 | 194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伊犁州“华-伊高中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伟大的爱国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两者的相似之处的是(     
A.都强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B.中国共产党都起到了领导作用
C.都有大批学生遭国民政府逮捕D.都标志着中国革命划时代飞跃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考模拟历史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9年,苏联撤军后,阿富汗抵抗组织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内战爆发。

1991年9月,科索沃阿族发动全民公投,宣布独立,南联盟坚决反对科索沃独立。

1999年3月,关于和平解决科索沃问题的谈判破裂。随后,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南联盟持续空袭78天。

1999年6月,南联盟接受和平协议,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2003年3月,在争取联合国授权失败后,美国组建了包括45个国家的“志愿者联盟”,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材料二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随后历次党代会报告都延续了对国际形势的这种判断。二十大报告没有再提这一说法,而是提出“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面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摘编自张清敏《二十大以后的中国外交:理解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世纪之交国际局势动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应对“重大考验”提出合理化建议。
6 . 《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B.延续并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2024-05-01更新 | 248次组卷 | 52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15年以来,欧洲经历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及难民涌入导致的工作竞争,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有增无减。这种状况被称为欧洲的“再边境化”,该现象表明欧洲(       
A.一体化进程遭遇到严重挫折B.难民问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D.反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
2024-04-10更新 | 632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据此可知(     
A.人类文明兴起以农耕为基础B.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C.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D.粮食作物培育推动了社会分工
2024-03-28更新 | 388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多样性是文明的本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进入辉煌的“轴心时代”,东方有孔子、孟子、释迦牟尼,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阿基米德,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奠定了各自文明谱系的基调走势,形成了一派百家争鸣、并行不悖的人类文明生态图景。文明是多样的,也是平等的,任何地区和国家都不应鼓吹“文明优越论”,将文明打上高低贵贱的标签;不应以唯我独尊的姿态将自己的文明标榜成绝对真理或普世价值,企图成为世界文明的最终出路。

——摘编自姜江《文明的共生》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自拟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62次组卷 | 7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