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1 道试题
1 . 贞观年间,规定官员路遇各位亲王均需要下马而拜。魏征认为这样做与魏晋礼法不合,并提出周代后统治者都立嫡长子,可以杜绝庶子的不良用心。唐太宗最终接受了魏征的意见。这一举措(     
A.平衡了亲王与大臣的矛盾B.意在保障政局的稳定发展
C.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局面D.体现了礼法结合趋势加强
2 . 烟草在明末传入赣南,至康熙时“膏腴之田,半为烟土”。《瑞金县志》记载,当地“缘乡比户往往以种烟为务……至城郭乡村开制烟厂不下数百处,每厂五六十人,皆自闽粤来”。这些烟厂内“制熟烟必得茶油为用,曝其(兰花)花粉入烟,名兰花烟”。由此可知,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农业的多种经营扩大化
3 . 下表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的四次创业潮,据此可知(     
时间创业主体创业背景创业者平均年龄创业代表/企业
1979—1988年知青、待业人群、乡镇企业农民“个体户”政策出台30岁以下年广久“瓜子大王”
1992—1997年公务员、复员军人国企改制;公司法出台30—40岁俞敏洪“新东方”
1997—2006年“海归”互联网技术发展30岁左右马云“阿里巴巴”
2014年至今社会各界人士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40岁程维“滴滴”
A.都以民生行业为主B.创业年龄总体上升
C.产业转型趋势明显D.学历门槛不断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63年,赫鲁晓夫宣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那么、我们究竟是资本家,或是中国人,或是俄国人,或是美国人,又有什么差别?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这一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B.美苏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
C.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024-01-16更新 | 29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82年到1983年期间,中国与几内亚、埃及、肯尼亚、赞比亚等十几个国家进行友好往来,改变过去主要以无偿赠与或贷款为主的援助方式,主张开展互利的经济合作。这一转变(     
A.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践行了“全方位”外交战略D.着眼于发展各国友好关系
2024-01-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某学者指出:古人有扩张的愿望,并不足以建立庞大的帝国。要征服面积广大的地区,征服者不仅要有充足的人力和足够的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技术支撑。自原始社会后期以来技术,特别是交通、通讯和战争技术缓慢但稳定的进步,是古代帝国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世界文明趋势得以不断扩张的重要表征。据此可知,古代帝国形成和世界文明趋势得以扩张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B.不同文明区域的相互连接
C.人口的迁徙和商业贸易的发展D.帝国的扩张及其政治统治
2024-01-28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武则天主持修定《姓氏录》,其基本标准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书成之后,“缙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皆号此书为勋格”。这说明(     
A.武则天执政遭遇普遍抵制B.门阀世家与皇权分庭抗礼
C.统治基础扩大的趋势明显D.士族的衰微并非一蹴而就
2024-01-11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由于城乡之间没有形成贡赋关系,城市不能向农民征收税赋,城市最初的粮食需求只能来自周边农民的销售。大约从12世纪起,西欧城市迅速发展,乡村专门化的粮食生产吸引了专职商人参与,国内粮食贸易很快发展起来,但远距离收购的粮食不能在城内直接售卖,必须通过当地代理人销售。伴随着粮食供应带来的巨大商机,庄园开始扩大粮食生产,专门出售剩余谷物,成为城镇最直接的“农业腹地”。为保证市民生活需求,城市当局往往对粮食市场实行严格管制,不允许市民下乡收购粮食、购买园基超过其需求能力的粮食等,并设立以市长为首的“巡回法庭”商讨价格、检验各类商品,维护城市粮食市场的有效秩序。尽管如此,城市粮食的供应依然非常紧张,这也使得城镇与周围农村的关系非常紧密,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从而改变了周边农村传统的农业结构。

材料二   与西欧相比,中国古代重点城市的粮食供应主要通过官府调拨,如南宋都城临安“凡诸军、诸司、三学及百司、顾券、诸局工役等人,皆给焉”,但“细民之食,皆需之铺家”。与西欧不同,中国农村的粮食不一定直接卖给附近的城镇,而是由商人舟运至杭、至秀、至南浔、至姑苏等地粜米。宋代以后,地主的地租粮自食比例较少,相当部分作为商品粮直接运往城镇或急需地点销售。地主居于市镇中,既从事农业经营,又进行商品生产,当粮价低贱时,地主则大肆收购,反之则出售粮食,从中获取厚利,因此地主富室深刻影响了市场粮食价格。为保障粮食供应,官府往往采用设置官仓等间接手段平抑粮价,而较少使用行政或强迫手段干预其它经营者。正是由于中国城市的生存无须单独依靠周围的乡村,因此城乡关系比较松懈,没有建立起来直接的经济联系,因而城市不可能推动农村发生转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谢丰斋《比较中西方古代城市的粮食供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西欧与中国城市粮食供应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西欧和中国城市粮食供应差异造成的不同影响。
9 . 如表所示为1899—1904年清政府参与的国际公约一览表。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名称签订时间、地点中国批准或加入时间
《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1890年7月5日布鲁塞尔1894年4月1日
《航海避碰章程》1889年华盛顿1896年年底
《红十字公约》《改善战地军队伤员境遇的公约》1864年8月22日日内瓦1904年7日24日
A.外交近代化的趋势B.利用国际法维护主权完整
C.开始融入国际社会D.官员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2024-01-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讨论世界历史的变迁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所谓合力理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合力理论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生动描述。

——摘编自宋伟《世界政治变迁的根本动力与作用机制》

材料二   正如俞正梁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此外,因为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可以加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机会,由此导致现有的经济大国之间的实力地位跌宕起伏、此消彼长,并有可能使原来已有一定实力的准大国一跃升为新的世界经济大国。多年来,第三世界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集体斗争方式不断为变革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而不懈努力着;欧盟、日本等国纷纷在联合国改革、世界新秩序构建等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和构想;中国、俄罗斯以及印度、巴西、东盟、非盟和阿盟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国际组织,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场合上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口号。目前,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冢和地区,有2000多个民族,它们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各不相同。这些种类繁杂的全球问题如果是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主宰,根本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迫切需要世界各种政治力量通力协作,共同协商解决。

——摘编自李德俊 毛和荣《试析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及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合力理论”解读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并分析其主要动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