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1923年的国联大会对国联盟约第10条的解释决议认为,保持各个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由会员国自行决定使用军队履行其义务的限度;理事会遇有侵略或侵略危险而建议采取军事措施,需要斟酌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与特别情况。这一解释(     
A.强化了美国对国际联盟的控制力B.弱化了国际联盟的集体安全原则
C.反映了国联对法西斯扩张的妥协D.使国联失去了制止战争的可能性
2023-06-21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中央直属企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0%。从一个小别针到巨型发电机的生产都要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控制,受政府有关部、局的领导。19572月,赫鲁晓夫要求把工业和建筑业的日常领导工作从中央转到地方。最高苏维埃于5月决定撤销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的部,只留下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中型机械等几个中央部。赫鲁晓夫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中央统一管理被削弱后,各地滋生了严重的本位主义,彼此矛盾重重,互相扯皮。赫鲁晓夫逐渐又把权力收回中央。他先是合并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后又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后来又出现了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结果,到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工业和建筑业管理组织的改革没有取得积极成果。

——摘编自《赫鲁晓夫工业方面的改革》

材料二   国有企业改革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国有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朝着转换机制、政企分开、制度创新、战略调整的方向迈进。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激励的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国家对一些重点企业实行了稽察特派员制度,加强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另一方面,为保证激励和约束的依据的真实性,大部分地区对一些国有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有企业稳步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工业改革的背景和失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企业改革成效的因素。
2023-06-20更新 | 29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英国吞并印度的过程中,从印度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征集组成了一支大约20万人的土兵,由4万英国警官控制、监视,顺利地把它变成了统治印度的工具。这表明(     
A.印度的种族矛盾异常尖锐B.英国大力推动印度的发展
C.英印军队战斗力差距较大D.印度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
2023-06-13更新 | 50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是根据1952年6月1日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的一幅照片制作的宣传画,在当时被大量印制,广泛传播。这幅宣传画(     
A.是在“双百”方针指引下产生的佳作
B.表达了为人民美好愿望而斗争的态度
C.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揭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
2023-06-04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5 . 北宋“分天下为十余路,各置转运使……使朝廷之令必行于转运使,转运使之令必行于州,州之令必行于县,县之令必行于吏民,然后上下之叙正,而纪纲立矣”。这一行政管理模式(     
A.呈现权力相互牵制的特色B.抬高了文官与士人的地位
C.助长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D.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稳定
2023-06-02更新 | 43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国际联盟以维护集体安全,制止战争。但是由于在决策机制等方面存在巨大缺陷,国际联盟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反而客观上助长了侵略。国际联盟没有能够制止侵略的原因是(     
A.美国和苏联没有加入,缺乏权威性B.形成决议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
C.成员由主权国家构成D.英法为维护自身利益操纵国际联盟
2023-05-28更新 | 38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规定: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士又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的婚姻之家也是如此。其做法在客观上(     
A.遏制了豪强的发展B.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C.限制了官员的特权D.保障了吏治的清明
2023-05-28更新 | 104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3-05-25更新 | 70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9 . 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殊它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据此可知,宋代的“路”(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不掌实权影响效率D.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2023-05-22更新 | 143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代屯垦规模及形式

朝代人数面积时间形式
西汉20000多人50万亩113年军屯为主
东汉5000人10万亩128年军屯为主,少数犯屯
魏晋2000人4万多亩96年军屯为主、少数犯屯、民屯
隋朝3000人6万多亩10年军屯为主、少数犯屯
唐朝50000人50万亩160年军屯、民屯、犯屯
元朝57000人100多万亩20年军屯为主、民屯为辅
清朝120000人960万亩195年军屯、民屯、犯屯、旗屯、商屯、回屯

材料二历代屯垦地点南北疆分布

朝代南疆北疆
西汉伊利河谷、渠犁、轮台、北行鞮、焉者、姑墨、伊循车师
东汉伊吾庐、疏勒、于阗车师
魏晋楼兰、高昌、尼雅
唐代焉耆、于阗、疏勒、轮台、伊吾龟兹、庭州、清海
元代哈密力、曲先、亦里黑、可失哈儿、斡端、阔挥别失八里、滕竭儿
清朝吐鲁番屯区、伊犁屯区、哈喇沙尔屯区、乌什屯区、阿克苏屯区、哈密、巴尔楚克、喀喇赫依朴城子-奎屯屯区、古城屯区、木垒屯区、乌鲁木齐屯区、济木萨屯区、玛纳斯屯区、库尔喀喇乌苏屯区、晶河屯区、塔尔巴哈尔屯区、巴里坤、辟展

材料三                           历代屯垦地点示意图


   

——摘编自邓德芳、段汉明《古代新疆屯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动力机制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新疆屯垦现象进行阐述。
2023-05-21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