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二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试图用“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实施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     
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B.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至上
C.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D.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
2024-02-10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时期,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都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拥有了行使决定的权力,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逆全球化重要时间轴


(注:TPP为美国所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贸易协定)

——摘编自万广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2024-02-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2023-07-10更新 | 3192次组卷 | 4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2023-06-10更新 | 6722次组卷 | 38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5 . 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023-06-10更新 | 4778次组卷 | 1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6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B.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D.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
2023-06-09更新 | 6594次组卷 | 3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7 . 1936年9月,罗斯福谈到通货膨胀问题时认为,支撑美国前进的两个动力是城市居民工资以及农民的购买力,由此引发的关于劳资关系的争论是“自由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而不是“阶级关系”,而该矛盾是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关键。罗斯福的这一观点(     
A.致使生产相对过剩加剧B.基于应对经济危机冲击
C.试图缓和劳资矛盾问题D.旨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2023-06-04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19年上半年,中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如下表),这三场外交活动共同体现了中国(        
外交活动 中国声音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开辟新路径,为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A.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霸权的局面B.和平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D.开放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间的交流
2023-06-01更新 | 241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1963年8月、美、英、苏三国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中、法两国都没有在条约上签字,1964年,法国率先与中国建交。1967 年,欧共体成立。由此可知,当时(     
A.美国霸权地位开始动摇B.美苏两极格局遭受冲击
C.苏联解体成为历史必然D.冷战初步向深层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二战后,荷兰机动车数量迅速上涨,机动车出行成为主要出行方式。20世纪70年代,荷兰人发起了自行车回归运动,中央政府也拨出专款,修建大量自行车专用道,安装针对自行车的交通信号灯,自行车出行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城市化进程出现了逆转B.能源危机改变了出行方式
C.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D.欧洲汽车制造业陷入困境
2023-05-24更新 | 1242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