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1953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城市人口疏散下放政策、人民公社制度、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人口流动控制制度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等。国家通过政治性的推动、和特定意识形态相联系的政府垄断管理,阻滞农民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国家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保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进行B.最大限度地压低重工业的发展成本
C.缓解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扭转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82年,甘肃兰州某街道办事处对80余名待业青年进行就业意愿的调研,其中竟没有一个人愿意选择从事个体经营,原因是觉得“干个体低人一等”,担心将来政策改变“受批判殃及子女”。这反映了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缓慢B.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就业观念
C.左倾错误思想尚未得到纠正D.私营经济落后制约青年就业
3 . 托波尔斯基认为历史解释可分为五种,其中:“定义性解释”,给现象提供定义,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结构性解释”,说明某一现象在给定结构中的位置,如某一事件的意义和作用。阅读下列地图:

材料   



任选一种解释的角度,解释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太祖分封意在“法古建邦”,“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诸王不领土地,人口,但领有军队。一般诸王领有二三卫,大者拥军二三万,小者近万。



结合材料及地图,对明朝初年的分封进行简要评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新疆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以下是新疆的部分汉代遗址及出土文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是民族基因的载体。指出上述文物所承载的历史记忆。
2021-05-13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2届年高三5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山东济南、泰安、淄博、济宁等地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建筑,并将彩绘艺术副入其中。尤其是纪念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的彩绘,有很多二十四孝故事的画面,如"卧冰求鲤""芦衣顺母""丁兰刻木"等。可见,这些建筑彩绘
A.具有明显的儒家文化特征B.题材内容涉及范围广泛
C.追求华丽新奇的表现形式D.受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中的唐草纹是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由忍冬纹发展而来。忍冬纹最早产生于古埃及,经希腊传到印度,后随佛教传入我国,并在唐朝逐渐发展为自由饱满、富丽华美的唐草纹。唐草纹的形成,说明
A.外来物品推动观念更新B.佛教冲击中国文化
C.经济往来带动文化交流D.唐朝中外交往频繁
2021-04-26更新 | 118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2届高三4月阶段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84年,在大连凤鸣岛陡峭的半山坡上发现了战国时期的货币窖藏,货币不分类别混杂放置,有刀币、布币、圆钱三种,总计2415枚。考古发现,藏币者没有深挖窖坑,只是将货币放入砾石中,盖上一大石板,再用砾石堆砌周围。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
A.秦国与楚国战争频仍B.尊富崇利蔚然成风
C.区域间经济联系密切D.货币兑换状况混乱
2021-04-26更新 | 932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2届高三4月阶段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